合肥女紅
爾真醬
女紅,舊時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
合肥女孩最初的女紅操練是從縫“小補丁”開始。所謂的“補丁”,就是直接將布塊縫接在衣衫破漏之處,覆蓋于衣衫的表面。
“托巴”——不是將補丁覆蓋在上,而是托貼在衣衫里面,破漏處只用針線將破毛邊收折起來再絞合,多用在衣衫破漏眼不大的地方,不至于破壞衣衫的整體美觀。
“過肩”——由于肩挑磨損嚴重,衣衫肩部最易破損,而衣衫肩部不平整,補綴起來特別難。合肥有句俗語“女人挺當(dāng)(合肥方言:精巧、能干)上天,才會衣衫過肩”。過肩用的布塊要大,裁剪時就要考慮背、頸、肩三部分的過渡,縫補后要能服服帖帖。
“接插”——衣服穿了幾年,人長大了或長胖了,原來的衣服不合身,但也舍不得扔掉,于是就通過接插改小為大,改瘦為肥。接插主要是用縫接新布塊的方法對舊衣衫“擴容”,上衣是將身腰加寬和袖口接長,褲子是將褲腰加寬和褲腳接長。節(jié)儉的家庭往往一件孩子的衣服要從五六歲一直接插到十五六歲,特別是棉衣褲。
“打翻”——是對一些布料比較厚實的衣衫,穿了幾年,面子顯得“敗色”,往往還可以“舊貌換新顏”,將衣衫整體拆分,里外翻個“臉”,或部分翻個“臉”,再依原樣縫接,衣服仍是原來的布料,但已變成“新衣”。接插和打翻都是女紅中的“高難度”技巧,能勝任此活的不多。
縫補工具也很多,持家婦女幾乎都少不了備一個專盛散碎布塊、針頭線腦的藤編器皿,合肥人俗稱“針線籃”。此籃子直徑不過40厘米,但里面的“珍藏”卻不少,有各種型號的縫衣針、錐子、紐扣、鞋樣、剪紙花樣、絲棉線團、剪刀、頂針、尺子等,可謂應(yīng)有盡有。它們成年累月和女性相伴,是女性艱辛勞苦的見證。
做鞋是合肥婦女常年的女紅活計,還是廣大農(nóng)村的一道風(fēng)景線,在村頭、庭院、火盆邊,上至白發(fā)奶奶,下至豆蔻少女,大家常聚在一起,邊拉家常邊納鞋底。
鞋墊直接墊入鞋內(nèi),有著舒適、保暖、吸汗之功效。合肥民間的鞋墊通常是手工“十字繡”,寓意保佑長壽、步步平安。民間對于鞋墊的鐘情,遠不止它對人足的保養(yǎng)功用,還凝聚著女性最微妙的情感表達。俗語說:“迎新先迎嫁,首看鞋墊花?!焙戏拭耖g姑娘出嫁的陪嫁物品中少不了親手繡的鞋墊。能繡出一手好看鞋墊花的,定是心靈手巧的新娘子,所以年輕少女把納出縝密精細的鞋墊作為練習(xí)“女紅”的第一課。男人們喜歡互相炫耀老婆給自己納的鞋墊花。如今的鞋墊花已成一些地方的特色工藝品走進市場,成為商品。
洗衣漿衫是合肥民間女性的主要家務(wù)。塘邊“汰(合肥方言讀dai)衣服”是合肥民間一道最動人的女性風(fēng)景,女人的精干灑脫、婀娜嫵媚盡顯無遺,許多民歌民謠都給予了吟唱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