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凱里下司芭茅沖 將軍故里
學(xué)海子
芭茅沖,是下司鎮(zhèn)甕港村一個自然寨,有2個村民小組共61戶,其中芭茅沖組有32戶,將軍組有29戶,戶主有文、張、金、吳四個姓氏,全是仫佬族人。因境內(nèi)草木蔥蘢,綠樹成蔭,清澈的甕南河水從寨中蜿蜒流過,形成山?jīng)_、峽谷,加上芭茅遍坡皆是而得名。
芭茅沖高山環(huán)抱、山巒疊翠、草茂林密。在陡險的南面后山上,聳立著一根高約15米、粗約5米的棒槌形巨大石柱。其上大下小,氣勢恢宏,狀若一名頂天立地的大將軍,人稱“將軍石”。
關(guān)于“將軍石”,有這么一個神奇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雷電駭人的夜晚,芭茅沖的山水間突然地動山搖、石破天驚,冒出兩根巨大的石柱。第二天,當(dāng)人們走出屋外時,但見兩根石柱一南一北、遙相對望,無不驚詫萬分。
話說不知到了哪一個朝代時,這兩根巨石因為實在羨慕山下的人間生活,便請示玉帝同意后,化成一對夫妻來到人間。他們下山來到了寨子中,與當(dāng)?shù)厝斯餐幼 D械淖苑Q姓石,女的當(dāng)然叫石婦。他們化成人類后,山中自然沒了那兩根石柱,不明就里的人們很是詫異。
當(dāng)他們居住在這個山清水秀、谷幽壑深、別有洞天的環(huán)境里,過著人間炊煙裊裊、男耕女織的生活時,完全被迷住了。夫妻相敬如賓,生活美滿。之后,還生下了兒女。
本來,夫妻二人做好了在人間里天長地久生活下去的打算。但是,誰知這天地人間里的規(guī)矩實在太多,有些東西連想都想不到。畢竟,他倆是由石頭變來的。
有一天,男人因農(nóng)忙搶收,中午沒有回家吃飯。石婦便煮好飯菜,包到坡上給丈夫吃。當(dāng)一家人坐在小溪邊吃飯時,石婦懷中的小孩突然“哇!哇!”地大哭了起來,她只好解下喂奶。熟料,在喂奶時,石婦一不小心,將幾粒奶水滴進(jìn)了溪水中。這在當(dāng)時看來,可是一件傷了風(fēng)化、觸犯土地神的大事。于是,土地神十分惱怒,告狀到玉帝那里,要他立馬懲罰夫妻。
玉帝得知后,急命雷公將石婦處以暴打,并令夫妻二人返身變石,回到山中。怎料,雷公在暴打石婦時,下手太重,竟將其腰身打得骨折。從此,這兩根石柱重返山中,突兀而立,一南一北,互相凝望。當(dāng)人們看到山中再次出現(xiàn)兩根巨石時,又是驚詫無比。又過了若干年后,有一位民間陰陽高人慕名而來觀察許久,神秘地說,此乃“將軍石”也。有此二石,一公一母,一陽一陰,剛?cè)嵯酀?jì),風(fēng)水威猛,將來必出將軍、勇士之類的棟梁之材。果不其然,因有這兩根“將軍石”挺拔立于山中,芭茅沖占盡了風(fēng)水靈氣,自明朝以來,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竟成為一個將軍的搖籃。
據(jù)記載,民國前芭茅沖曾先后出現(xiàn)過6位將軍。其中,這里的入黔始祖張聚是明洪武年間的武威將軍,其后人張驃誥授武略將軍,張有材、張云、張再興都先后被朝廷誥授為振威將軍。清末總兵張梁,誥授建威將軍。
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末,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將軍故里”名聲在外,前來觀光旅游的人不斷增多,芭茅沖便由一個村民組分成了芭茅沖組和將軍組,讓后人永遠(yuǎn)銘記從芭茅沖走出的將軍。
張梁,字梓材,生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軍功”起家,光緒年間因從軍舉家遷居貴陽南京街(今中華北路157號),為清末貴州總兵,誥授“建威將軍”。他多次轉(zhuǎn)戰(zhàn)云南、貴州,又曾出兵廣西抗法,建樹不凡,軍中威望極高,史料有“出奇兵獨(dú)山驚走高九,援興義智擒金阿翁等役,堪稱典例”,“開路先鋒賈必祥,儒雅善戰(zhàn)遜張梁”等記載。
清代文人陳燦也寫有《張梁將軍歌》頌之。其為官清廉,所得俸祿,均用于培養(yǎng)子女讀書、救濟(jì)平民百姓或為家鄉(xiāng)父老辦好事上,故頗具聲望。他先后捐資為家鄉(xiāng)修建了芭茅沖至馬場、至角沖、至甕港、至六個雞呈“十字”狀的石板路,全長10余公里。同時,又捐資修建了甕港中寨、老山河和芭茅沖三座石拱橋,其中兩座已先后被洪災(zāi)所毀,僅存一座福德橋。
福德橋位于芭茅沖組和將軍組之間的甕南河上,由南北向,是張梁在任下司總兵時所修,建于清朝末年,為單孔石拱橋,長9米,寬2.5米,拱高6米,橋正中倒插一把寶劍,據(jù)說是為防龍起身毀橋而設(shè),橋頭有“福德碑”,立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4月,碑文記載了建橋始末及功德。1919年,張梁在貴陽去世,享年83歲,其家人從貴陽扶柩回芭茅沖,完成其“葉落歸根”的夙愿。由于張梁屢做好事,民眾十分擁戴,一路上,但凡逢村過寨,沿村民眾都爭相焚香秉燭,擺著酒菜祀奠,前后用了一個半月,張梁的靈柩才抬到芭茅沖。遺體到達(dá)巴茅沖后,周圍四鄉(xiāng)八寨的民眾齊集,跳蘆笙,做道場,舉行隆重吊唁活動,時間持續(xù)1月有余,張梁的靈柩才葬入墓地。其墓位于芭茅沖的山谷底下,即甕南河岸一個河水環(huán)繞、形成半鳥式的小山丘上。墓封土直徑約5米,高約1.8米,坐西朝東,有墓碑,高約2米,碑文“建威將軍顯考張公梓材老大人之墓”仍清晰可見,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所立。1998年9月,張梁墓被麻江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張梁的兒子張先培,生于1890年,年少時,深受父親和民主革命思潮影響,形成了剛直不阿、豪爽仗義的性格。18歲時,他以“父蔭”選入京都陸軍貴胄學(xué)堂。畢業(yè)后,在軍咨府測地局就職。后來,離鄉(xiāng)北上,在武昌遇到楊禹昌(貴定人)和黃之萌(四川人),三人偕同北上。并參加了著名的“東華門事件”。
1913年,南北和議結(jié)束后,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陳其美恤千金治喪,追認(rèn)張先培、黃之萌、楊禹昌為革命烈士,并前往北京,尋找到三位烈士尸骨,將其與1912年1月26日炸斃宗社黨首領(lǐng)良弼而犧牲的京津同盟會軍事部長彭家珍,合葬于三貝子公園(又稱“萬牲園”),稱“四烈士墓”。
張先培、張梁先后辭世后,他們位于巴茅沖組的故居,后來由其家人送給了一位跟隨張梁多年的王姓轎夫,這位轎夫只有女兒沒有兒子,就招了一位上門女婿,后來這女婿吳親華賣掉了張梁的一棟三間木樓瓦房故居,另建了新房。如今,張梁的故居還留存有朝門,宅基地、院壩及其麻條石也保存尚好。張梁之母(張先培之祖母)文氏為“皇封誥命一品夫人”,也安葬在張梁墓背后叫“燕子尾”這座山的半山坡上,墓高2.1米,底徑4.4米,占地110平方米。墓碑尚存,但已損四分之三,且仍有石柱方形華表1根立于墓邊,高約4米,上雕石獅。1998年9月,麻江縣人民政府將“一品夫人墓”列為了“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東華門事件
東華門事件又稱丁字街炸彈案。辛亥武昌起義后,北京地區(qū)一系列武裝起義,均因袁世凱的破壞而遭失敗。革命黨人黃之萌、張先培、錢鐵如、吳若龍、楊禹昌、羅明典、鄭毓秀等18人,在北京組織暗殺團(tuán),待機(jī)除袁。
1912年1月16日上午11時3刻,袁退朝后,乘馬車出東華門,行經(jīng) 東安門至 丁字街(今王府井大街 八面槽)時,預(yù)先埋伏在路邊店鋪樓上的最新革命黨人扔下炸彈,當(dāng)場炸死衛(wèi)隊長等10余人。黃之萌、張先培、楊禹昌等10人被鋪。1月17日、黃、張、楊在京就義。黃之萌,貴州省 貴定縣人,1910年到北京參加暗殺團(tuán)。張先培,貴州省 貴筑縣(今并入貴陽)人,在北京陸軍貴胄學(xué)堂學(xué)習(xí),加入共和會北京分會,組織暗殺團(tuán)。楊禹昌,四川資州(現(xiàn)資中縣)人,保定師范學(xué)堂教員,同盟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