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安傳統(tǒng)花會
婯児臉
花會最早稱香會,因解放后破出迷信,改香會為花會,是漢族民間于春節(jié)等節(jié)日進行的各種游藝活動的統(tǒng)稱。以民間傳統(tǒng)自娛性的群眾文藝組織,形式多樣,城鄉(xiāng)皆有,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在文安流傳的花會主要有:大鼓會、音樂會、小車會、花子會、龍燈會、獅子會、高蹺會、吵子會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泰民安,全縣花會達90多道?;〞难莩霰容^隨便,其節(jié)目并無一定之規(guī),演員可根據(jù)自己的角色任意發(fā)揮,因此更具地方特色,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大洼邊緣的高上地區(qū),形式比較多樣,每年春節(jié)前后,各路花會便走上街頭,多在本村演出,少數(shù)頗有名氣的會班也有時接受邀請,外出獻藝。遇上大豐收的年景,有的大村鎮(zhèn)便邀請幾路會班集中演出,其場面更顯得十分熱烈。大洼中心地區(qū)花會組織相對較少。
一般活動包含三種目的,一是敬神祈愿,二是慶祝豐收,三是滿足娛樂。民間花會經(jīng)費的來源有二個,一是群眾(會員)集資;二是村公產(chǎn)收入支持。
里東莊音樂老會
文安里東莊音樂老會源自明朝寺廟音樂,嘉靖年間由本村“觀音廟”主持和尚傳授音樂,距今已有500年的悠久歷史。樂隊編制自清朝后期無有固定,樂手在演奏背調(diào)方式上(也稱反調(diào)),變調(diào)基本上不改換樂器,這種背調(diào)在河北省是少有的。如鼓樂背調(diào)《琵琶令》、背調(diào)《辭曹》等。作為我國最完整的古典音樂,里東莊音樂老會,現(xiàn)存有大套曲《大走馬》、《四季鵝郎》、《輕吹山坡羊》等,背調(diào)《關(guān)公辭曹》、《玉芙蓉》、《哭城》等,小曲有六個,《山東歌》、《滴落金錢》、《弦子令》、《琵琶令》、背調(diào)《琵琶令》、背調(diào)《弦子令》等。到2005年,里東莊音樂老會仍在以古老的形式演唱上述曲子。
左各莊桿會
左各莊桿會是集藝術(shù)性和健身性為一體的一道花會。表演是在一棵10米以上的竹桿上做各種驚險動作。其中較著名的動作有,雄鷹展翅:在竹桿上部一男童用胳臂挎住竹桿,全身與地面平行。做雄鷹展翅動作;捯腳面:一男童爬上竹桿頂部,用腳面捯住竹桿頂部橫出的不足一米長的小橫桿上做出各種姿態(tài)優(yōu)美的動作;腳擺旗叼人:一男童在竹桿上部用繩套套住一只腳,全身平行于地面,口中叼一條5米長繩,長繩另一端由另一男童叨住,在半空中搖擺,并做出各種動作。
左各莊桿會建于何時,已無從查考,桿會創(chuàng)辦,應(yīng)在1415年以前,唯一的歷史佐證,就是左各莊崇新村保存下來的桿會大桿。此桿通長9.6米,底直徑12厘米,每道竹節(jié)上部有竹篾編制的箍,桿體呈棕紅色,桿的底部刻有“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字樣。
蘇橋飛叉
蘇橋花叉會創(chuàng)辦于清同治年間?;ú媸枪糯?,也作為古代宮廷中娛樂、儀仗之用,后來此技藝傳入民間,成為民間一種喜聞樂見的雜技形式。清末,蘇橋鎮(zhèn)靳文斌創(chuàng)辦飛叉會,將武術(shù)中的通背、太極拳術(shù)與花叉技巧相融合,除在地面上表演外,還能在方凳上用雙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單叉,還能表演雙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1951年,中國民間曲藝慰問演出團赴朝慰問志愿軍,團長常寶坤(藝名小蘑菇)親自到蘇橋邀請飛叉?zhèn)魅私峦ルS團演出。2005年,蘇橋飛叉這一技藝不僅得以流傳與保留,而且在青少年中得以發(fā)揚光大。
花子會
顧名思義,以“花子”即乞丐為主要演員,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是社會底層各行各業(yè)的縮影,有說書的.打落子的.賣野藥的.算卦的.剃頭的.修腳的.打把式賣藝的.做小買賣的等等。出動時著裝怪異邋遢,既顯玩世不恭,又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的娛樂形式。
據(jù)說花子會由明太祖朱元璋時興起,為百會之首,出會時除娘娘會.三教會外,與別的會相遇都得為其讓路,文官遇其下轎,武官下馬。由于這道會受過皇封,出會時銅鑼開道,會旗高揚,彩旗飄飄,四面虎頭牌上書肅靜.廻避,八名身著繡龍?zhí)柨驳母芊蛱烧砷L大杠,花子官手執(zhí)雁翎扇,或偏坐,或站立,一路表演高難動作,邊走邊吆喝:“功夫不濟座兒穩(wěn)當!”。撂地擺場,用一丈五的長鞭抽打鳴響,打開場地。演員有的裝成烏龜在地上爬行,后邊一人持鋼叉尾隨;有的一手提著鳥籠,里邊裝著刺猬,另一手拿著鉗子,邊走邊夾刺猬的腳爪,發(fā)出怪誕的叫聲;有的扮作賭徒,穿破爛衣裳脖子掛骨牌,邊走邊訴苦:“別跟我學,賣了孩子買了雙鞋……”
在文安較為出名的有南留寨花子會、趙村花子會、高村花子會等都有一百多年的建會歷史,1949年后已很少出演。而牛各莊花子會以出會演員多,劇目多,堅持活動時間長,在縣域內(nèi)最為著名。2008年后在會頭??惖牟俪窒?,摒棄粗口和杜絕下流動作,始終堅持傳承和不斷出演。
摔跤會
摔跤會于清光緒年間(1880年)傳入文安,又稱為“二虎摔跤”。表演時由一人妝扮成二人,演員手腳著地,兩臂偽裝成雙腿,兩手倒著穿鞋,頭部偽裝成一個人的屁股,背上裝兩個扭在一起的半身人像,一個人地上滾爬,形同兩個人摔跤,動作逼真,令人叫絕。
摔跤會往往加上另一種表演,叫做姜老背姜婆。演員扮成老婆婆模樣,背后裝上兩條盤起的女人假腿,胸前裝上一位男人的雙肩,再加上一個男人的木制人頭。演員邊走邊扭,嘴里還以女人腔調(diào)不停地數(shù)落老頭子。燈光下,很難分辨出背者是一人所為。
游官會
游官會于清光緒年間(1880)傳入文安,在文安東部邊緣村莊比較流行,公元1937年以前失傳。
游官會是民間百姓嘲弄官府的一種娛樂活動。相傳是一位久考不第的秀才創(chuàng)辦。游官會演出時,儀仗前行,銅鑼開道,旗幡護擁。游官著巡按服裝,坐在一個四人抬的高腳木凳上?;㈩^牌上書“都來瞧,都來看”。演出的隊伍四處周游,每到一村,便落“轎”審案,審理“民冤”。訴狀者與游官在審與訴中喜笑怒罵,信口胡編,借以諷刺官府的腐敗,令觀捧腹。
高蹺會
高蹺會在各路花會中起源最早,據(jù)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冀中平原就有活動,其演出形式與現(xiàn)代大同小異。高蹺會又名登云會,在文安又有稱戒賭登云高蹺會,約于唐代流入文安。高蹺會在形式上分高低兩種,高的三尺三寸,低的一尺六寸。在內(nèi)容上分文蹺和武蹺兩種。文蹺主要是沒有臺詞的戲劇表演。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打魚殺家”、“老少換”等。武蹺則是一些“劈叉”、“竄高桌”、“疊羅漢”等一些高難驚險表演。孫氏高蹺會、蘇橋高蹺大頭舞會、周莊子高蹺會、岳村高蹺會等一些民間藝術(shù)組織,至2008年可繼承較完整的演出。
龍燈會
文安縣的龍燈會大約盛行于清光緒年間,至2008年能表演的只有孫氏五村龍燈會、東灘里龍燈會。龍體分龍頭和龍身,龍頭用木頭與布彩畫而成。龍身則全用棉布彩畫制做。龍體長三丈以上,表演時由十余人手執(zhí)木棍撐舉,繡球引路,龍頭跟隨。表演套路有:游龍戲水、雙插花、龍翻身、穿云舞、大排隊等
北艾頭音樂會
北艾頭村的音樂會和石溝音樂會(原屬文安)為同一師傅所傳。在音樂會最為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劉植(會頭的先人)、宮長青、宮長龍、李成海等人?,F(xiàn)在石溝音樂會常演奏曲牌有:合字板、陶軍令、工母玖、三工贊等一些傳統(tǒng)曲牌,并可演奏當代的流行音樂。曾由音樂教授將曲牌翻譯成車工譜,與天津音樂學院樂隊合作演出。
在文安流行的花會還有很多,如:元里村花燈會、新鎮(zhèn)吵子會、崔莊子(舊屬文安)簍子會、勝芳(舊屬文安)燈會,土橋(今西新橋村)武術(shù)戲等等。西碼頭化妝武術(shù)會(武術(shù)戲),在民國時期曾穿行頭參加過鄚州廟會,轟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