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俚語(2)
半夏的溫柔
天津方言的詞匯也有特殊之處。例如:"大爺"是父之兄。"伯伯",父之弟。"大伯",夫兄。"小叔",夫弟。"就地"是地上。"嘛",什么。"倍兒哏兒",特別有趣。"各(ge)色",與眾不同。"麻利點",快點。"頭摸兒",頭一回。"趕碌",太忙。"搭擱",閑聊。"得啵",絮叨。"白唬",敘說(貶意)。"念三音",說人閑話。"咕棒槌",說人壞話。"屁屁",說瞎話。"離奚"、"離機(jī)",說話沒正文。精神恍惚、失常。"打镲",開玩笑。"糟改",耍笑人。"廣起來了",打起來了。"掉臉",變臉。"翻疵",發(fā)火,翻臉。"各扭兒",不團(tuán)結(jié),有矛盾。"斗悶子",斗氣。"芻巴",不痛快。"拐骨",處事待人不合常情。"撞科",頂撞人。"扣索",吝嗇。"揚氣",傲慢,炫耀。"沒啼聽",不理會。"不亮梢",不能作出明智的反應(yīng)。"沒正型",舉止不受尊重。"膩味",不喜歡,無聊。"滋咪",衣冠楚楚。"溜乎",巴結(jié)。"蹲了"'白等了。"打八叉",沒固定職業(yè)。"吃掛落(1ao)",受連累。"沒輒",沒辦法。"沒拆細(xì)",沒有考慮余地,沒辦法。"?;顑?,干活不踏實。"沒門兒",不可能。"有戲",有希望。"自歪",不服氣而有所表示。"不覺悶",不自覺。"說走界(輕讀)了",說走樣了。"打住",停住。凡此種種方言土語,舉不勝舉。
天津方言詞匯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如"摞摞缸",用缸碼得高,不穩(wěn)定的形象表示麻煩的事。"抹抹丟丟",用貼著墻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現(xiàn)尷尬的神態(tài)。"拿捏"用捏著東西不肯撤手的樣子,表示矜重,不輕易給人。"有根","沒根"用樹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與否。"有過結(jié)(節(jié))兒",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沉沉"、"沉?xí)?,用水渾了稍等一會兒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歪(崴)泥",用漿稠的泥巴難鏟表示事情難辦,"事辦砸了","砸鍋了",表示事情失敗。如此等等方言詞匯;都很富于生活氣息。
天津口音、土語是由于歷史上地區(qū)隔絕、封閉造成的。隨著社會經(jīng)濟(jì)的開放,文化教育的發(fā)展,人口的流動、廣播影視的傳送,天津話的語音、聲調(diào)已在明顯地向普通話靠攏,而那些方言埋語的準(zhǔn)確、生動形象的部分則會匯入普通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