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 新年祭祖
瑪麗氏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敬宗祭祖是各地客家人極其重要的民俗活動。從年初一到年三十,客家人重要的祭祖時間有:年初一新年祭祖、正月十五前后“上燈”祭祖、二月二春社祭祖、清明祭祖、七月十五中元祭祖、八月十五中秋祭祖、九月九重陽祭祖、十月朝祭祖、冬至祭祖、年三十祭祖。最為隆重的是“春祭”,即清明祭祖。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來源于楚文化、漢文化的倫理思想。不過在他們的腦海里主要是混雜有儒教、道教、佛教的綜合思想,因而就把生與死看作一回事。客家人認為,人一旦死亡之后,他的靈魂就會離開陽間,進入陰曹,繼續(xù)過著和人間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因而就認為,一個斷絕后嗣的人,就會變成無人祭吊的孤魂而不得不在陰間過著乞丐生活。俗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又曰:“百禮孝為先”?!靶ⅰ本褪亲訉O綿綿、香火不斷;“孝”就是尊老愛幼、不忘祖恩;“孝”就是時刻與先祖分享美味佳肴,焚香點臘,叩頭敬獻;“孝”就是與列祖列宗共同分享今天兒孫們的和美生活。“孝”是客家祭祖的最高準則。
歲時中的客家,通過種種方式來祭祀祖先,使祖先在陰間的生活舒適安定、幸福美滿。只有這樣,祖靈才會庇護子孫,保佑全家、族人的世代繁榮和昌盛。過年祭祖更是客家人必備的禮俗,因為客家先民、先祖在任何歷史時期任何地方的創(chuàng)業(yè)都十分艱辛。祭祖除了表示不忘祖恩或?qū)ο茸娓卸魍?,更用來教導子子孫孫:唯有祖先的英勇奮斗甚至浴血犧牲,才有后世的繁榮。
客家不僅有遠祖宗廟,而且在居住的土樓和圍屋、圍村里,大都建有祖公堂即祠堂或曰宗祠,作為陳放祖公牌(贛南客家俗稱“龍牌”)和祭祀祖宗的地方,并且一定設在上堂屋。祠堂上廳是客家人最神圣的地方??图异籼迷O有精致的木雕神龕,里面按祖先的輩分自上而下陳列祖公牌位,雖支系紛繁卻毫不錯亂。逢年過節(jié),客家人到宗廟或祠堂祭祖,儀式十分隆重,不僅要擺放豬肉、雞、魚,還要擺上各式糕點和水果。穿戴整齊的子孫們排列有序進入祖公堂。然后恭敬虔誠地進行燒香、點燭、讀祭文、行跪拜禮。門上貼對聯(lián)、放鞭炮。整個祭拜過程都顯示了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