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未藍澄海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jù)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fā)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tǒng)計有2550多條。后來合并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和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fā)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胡同是元朝的產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據(jù)說這蒙古語的意思是指水井。莫非那時候每條胡同都挖有一眼水井(作微型水庫),供居住的軍民飲用?想一想也可以理解,來自沙漠與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很重視水源的。
當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摩肩接踵的社交場所,在井邊與左鄰右舍談天說地、噓寒問暖,恰恰可以彌補四合院的封閉性所帶來的不足—既保護了每個家庭的隱秘空間,又為鄰里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胡同與四合院的完美組合。體現(xiàn)出元大都統(tǒng)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聰明之處。胡同橫平豎直,四合院錯落有致,怎么看都像是軍事化管理的結果。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游牧民族安營扎寨的大軍營。難怪汪曾祺要贊嘆:“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有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方位感強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遺傳,他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游牧時,一般都要根據(jù)日出日落來辨認方向,才不至于迷路。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么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干凈倒是干凈,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愿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么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于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塌實。
老北京的胡同之最
最寬的胡同 最寬處32.18米
東起府右街,西止西單北大街。元、明兩代是安富坊和小時雍坊的分界處。明代因靈濟宮在此稱靈濟宮。又稱宣城伯后墻街,因街南系宣城伯衛(wèi)穎宅園的后墻得名。清代稱靈清宮。民國改稱靈境胡同。后沿用至今。胡同西端南側有清洵貝勒府舊址。
最窄的胡同
較早說崇文門東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僅65厘米。我踏勘天橋西永安路北邊的小喇叭胡同,發(fā)現(xiàn)北口向西拐彎處僅58厘米,大胖子過這個胡同口還得側著身走。最近又有人關地踏勘,發(fā)現(xiàn)前門外大柵欄地區(qū)的錢市胡同雖然東口寬八十厘米,可胡同中間最窄處卻只有四十四厘米,是胡同兩側居民住宅院前的臺階伸出占了地方,在這個地方倆人相遇,得有一人退進居民院的門洞里,另一個人才能過去,要不然誰也甭想通行。
拐彎最多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是直來直去,但您萬一走進北新橋附近的九道灣胡同準要迷路,小小的胡同一分為五卻拐了十九道彎,不迷路才怪。西城區(qū)也有一條九道灣胡同,不過現(xiàn)已改名為百代胡同了,前門外的九彎胡同仍在,實際上要拐十三個彎。
最古老的胡同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xiàn)今宣武區(qū)長椿街國華商場后身的三廟街一帶。這里遼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廣安門大街還要早呢,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在宣武區(qū)象這樣的元朝以前的街巷胡同還有幾條,如現(xiàn)今廣安門內大街上的北線閣街、南線閣街、宣外的下斜街東邊的老墻根街等。據(jù)清朝光緒年間的《天咫偶聞》所記,線閣是遼代舊名燕角的傳訛,或俗訛為煙閣。老墻根據(jù)三十年代張江裁在《燕京訪古錄》一書中記載:宣武門外老墻根有一段半截的廢城,長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磚堅固,基石如新。有一塊白石長四尺八寸,寬二尺,平嵌在上面。上刻隸書“通天”二大橫字,左邊刻“遼開泰元年”五字,右邊刻“北門”二字,都是隸書。在它的殘破的城磚上,又有一鐵方磚平嵌在磚上,方一尺二寸,厚七寸,上鐫“龍翔鳳舞”四個大隸字,它的上面橫鐫“大遼開泰殿陛”六個小隸字。這個地方想是遼時內城的東北隅。由此看來,這些地方都是元朝建大都城以前就有的了。
北京城還有一條形成于元朝的斜街,不過現(xiàn)今已不叫斜街了,斜街是它在明朝時的稱呼,現(xiàn)叫鼓樓西大街。
最長的胡同
北京最長的胡同要數(shù)東西交民巷了,它與長安街平行,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在明清的地圖上稱為“東西江米巷”。全長6.5公里,再稍短的是前門東、西打磨廠街和東、西絨線胡同了。
最短的胡同
北京最短的胡同在琉璃廠東街東口的東南,原來叫“一尺大街”,不過十來米長,東西走向,聽一位老人講胡同里原有幾家門店,路北是刻字店,路南的店鋪已記不清為何了,雖叫一尺大街,其實是條胡同,現(xiàn)已劃入楊梅竹斜街,成了小街的西段。最近有人又發(fā)現(xiàn),就在這兒附近,有一條更短的胡同,叫貫通巷,只有20多米長,可算是北最短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