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清明習俗 掛紙
逢春觀景
清明掃墓,客語俗稱“掛紙”。然而絕大多數(shù)客家地區(qū)均不在清明日省墓祭祖,而在雨水日后清明日前。梅州市興寧客家清明那天不掃墓,每家只是做一種用嫩芒葉、雞屎藤或艾葉和米粉加糖做成的米粄吃。雖然客家都在清明前“掛紙”,但習慣上都仍然稱作“清明掛紙”。
清明掃墓祭祖習俗源自于唐代寒食節(jié)的“上墳”。寒食節(jié)在冬至節(jié)后的一百零五天,基本上是清明節(jié)前、中、后這三天。古人從寒食日起,一連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相傳當年晉公子重耳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一次,重耳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后來重耳成為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由于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發(fā)現(xiàn)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后悔,于是規(guī)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其實,寒食節(jié)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鉆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jié)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唐代寒食節(jié)非常隆重,除了上墳祭祖,還舉辦郊游、斗雞、蕩秋千、打馬球、牽鉤(拔河)等大型游藝活動,還全國上下一律放假四至六日,幾近當下非常時尚的五一、國慶“黃金周”?!短茣ぞ戆耸ば菁佟份d曰:“(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jié),前后各給三天?!?/p>
唐代以前,民間掃墓祭祖習俗稱作“野祭”,不為官方承認,更不屬于吉禮。唐代開始寒食上墳被官方認同并大力倡導,很快演變成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祭祖等,且除了泛嶺南地區(qū)以外,基本上全國流行。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后將子推燕(一種用柳條串起的燕狀面餅)、蛇盤兔(一種吉祥物,民間流傳屬蛇、屬兔男女結(jié)合最為美滿)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宋代開始清明擔酒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更結(jié)合了踏青游春、大型游藝等民俗活動,因而使得原本“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清明充滿了歡樂,男女老少也因此平添了幾分浪漫情懷。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清明之娛樂時說:“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各攜棗錮、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芻,謂之‘門外土儀’。”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清明節(jié)俗時說:“宴于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于湖者,則彩舟畫肪,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p>
各地客家清明掛紙的習俗大致相同,但也有細微的差別。
在長汀,掛紙的時候如遇有牧童、樵夫等恰在附近,則要分米粿或零錢給他們。有的將米粿切成許多小塊,撒在祖墓四周,稱為“敬山神”(即拜后土龍神)。在上杭,有的在祭墓之后,還就墓地筑灶,搭帳棚于墓上,聚飲其中。間有邀請親友者,互相勸酬,日暮始歸。
泰寧客家則按舊俗清明除了每家各自上墳掃墓外,凡有醮田產(chǎn)業(yè)收入的族系或房系,則集中全族或全房的男女老少,會齊祠堂祭祖、吃清明酒。同時,從遠到近一個不漏地祭掃祖墳。醮田多的富裕宗族,還按人口每人分給祭祖豬肉。
除祭掃祖先墳墓外,大多數(shù)客家地區(qū)還祭拜公墓,如寧化、長汀客家每年都祭祀客家公祠以及本縣先賢名士。還有“醮義?!被颉磅磪枆钡?,即祭掃野墳,以賑濟幽孤。永定客家有在清明日備線香、楮紙、米粿等公祭義冢的習俗,為無主游魂祭掃,俗稱“施清明”。
至于清明應節(jié)食品也各有特色。龍巖、連城、沙縣等閩西客家,做的是“清明粿”,取艾葉或苧葉和粘米制成,有的還包了餡,用模子壓制成龜形或蟠桃形以象征富貴,造型頗為精致。閩南地區(qū)客家則要做“子孫粄”,用芋子和粘米制成?!白訉O粄”因其形狀仿如“子孫根”而得名,象征子孫綿綿,世代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