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跳虎節(jié)”的特殊風俗(2)
翌耀
跳虎節(jié)習俗
跳虎節(jié)在云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jié)”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后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后,虎王率眾老虎入村。
整個跳虎節(jié)期內(nèi),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qū)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shù)乩习傩斩忌钚胖挥型ㄟ^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體村民才能五谷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虎是彝族部落社會時期“羅羅”部落的圖騰。明代陳繼儒《虎薈》卷三載:“羅羅——云南蠻人,呼虎為羅羅,老則化虎?!鼻宕∧觊g的《南安州志》載: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羅羅每年正月過虎節(jié),村民化裝為虎,跳虎舞。這種奇風異俗在云南楚雄雙柏縣小麥地沖村,至今還以活的形態(tài)較完整地保留著。
小麥地沖村16戶人家均為彝族,村民信仰萬物有靈,崇視山神、土神和保境安民的虎神,即祖先神。彝人認為:“虎即祖,祖即虎?!薄盎⒐?jié)”于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八在日落時開始,正月十五在日出前結(jié)束。請虎神的儀式頗為獨特:全村成年男子集于土主廟,先殺雞獻“米司”(土主神),隨后由“畢摩”(巫師)率眾祭土主,并主持請虎神。首先由畢摩為全村成年男子逐一卜卦,卜得上卦的前8人當場化裝。過去是裸身用鍋煙、紅土、白泥畫滿全身,如今僅以黑氈裹身為虎衣,頭上捆扎出兩只虎耳,身后下方的黑氈捆成粗壯的尾巴,露出臉和手腳畫黑、紅、黃三色條紋,額繪“王”字,頸系銅鈴。至此,人已成虎,不能再開口講話。
出虎日傍晚,黑虎頭子大吼一聲“羅嘛”(虎啊),緊接著一聲炮響,4只黑虎從場子四面八方跳出,各自用力抖動頸上的銅鈴,黑虎頭子率眾虎跳“絞篾舞”,村民手執(zhí)香火圍著眾虎跳“回環(huán)舞”、“逆流舞”等舞蹈。場子邊上有穿黃衣者4人用單面扇形鼓伴奏,人們在歡樂中直跳得精疲力盡時方休。此后,每日增加一虎入場跳虎舞,加到8虎時,眾黑虎跳“耕地”、“撒種”、“薅草”、“收割”、“打谷”等生產(chǎn)舞,以及“虎親吻”、“虎交尾”、“虎護蛋”等生殖舞和“虎搭橋”、“虎蓋房”等生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