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鬧社火民俗
森囚
每逢春節(jié),從舊年臘月開始,到新年的元宵節(jié)期間,靖遠城鄉(xiāng)都要排練和表演由當?shù)孛癖娮园l(fā)參與的系列文化娛樂活動,為歡快的節(jié)日增添更多的喜慶氣氛,這些慶祝活動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民間俗稱社火,亦稱其鬧社火或耍社火。
靖遠老百姓的鬧社火活動,多以表達鄉(xiāng)情民意的傳統(tǒng)類型為主,歡快詼諧,別具一格,主要有告廟、舞獅、龍燈、彩船、高蹺、鐵芯子、天平鼓、跑驢、大頭和尚等。這些活動,由來已久,歷代延續(xù),成為習俗。
告廟
俗稱出窩。社火排練完畢公開演出的前一天,要舉行告廟儀式。因為農(nóng)村排練社火,一般都是以神的名義來組織,故出演前必須前往廟堂,焚香禱告,率先為神靈表演,即為告廟。告廟時,選挑精悍青壯年十數(shù)人,妝扮成為戲劇人物,騎上高頭大馬,浩浩蕩蕩,敲鑼打鼓,走街串巷,一路緩行,觀眾則扶老攜幼,夾道欣賞,熱鬧異常。
舞獅
俗稱跳獅子。即用紙筋殼制作獅頭,彩畫成型,再將大麻染成綠色作為獅毛,縫綴于數(shù)尺長的布面上形成獅身。舞獅由兩人表演,身著彩色服裝,與獅毛顏色一致,前者舞頭為首,后者隨身作尾,上下翻跳,動作協(xié)調,形成一體。用來表演獅舞的桌子長一米四,高一米二,表演時桌下需蹲二人,以免獅桌搖晃。獅子一般為兩只,綠色頭為公獅,藍色頭為母獅,也有跳獨獅的,跳獅時除鑼鼓助威外,并燃放焰火。舞獅初登場,先放三把助威,接著在跳“四角”、“翻身”、“打能能(站立)”、“下獅娃”等環(huán)節(jié),還要輔之以焰火,技藝精湛,情節(jié)誘人,實為當?shù)匾唤^。
龍燈
以白布彩畫墨綠色為龍身,用鐵絲扎成龍頭,糊以亮紗,全身制裝九至十三節(jié),每節(jié)安一手把,又一人掌握,龍頭、龍身各節(jié)均裝燈泡,龍尾裝一條竹掃帚,由龍頭率領集體舞動,快慢一致,渾然一體。
彩船
或稱耍旱船。有單船、雙船、群船(6~12只)之分,船身扎滿花朵、明鏡、燈籠,船體下方裙幔拖地,每只彩船由一人掌握,作假腳置于船面,似人坐在船艙,表演者將船身帶動作船游水上之飄逸狀態(tài)。群船表演多作戲劇裝扮,如“游西湖”、“回荊州”等,船前由一武功較好者扮演船工導航,開場前先耍一套拳腳,接著再由群體進行表演。
高蹺
用優(yōu)質木椽刨成木腿,高約兩米左右。在木腿上端約二尺處,安裝有木腳臺。踩高蹺者多扮演成戲劇人物,將兩腿綁縛于高蹺臺上,行走起來,步伐較大。踩高蹺者隊伍中間,夾雜有大頭娃娃、瘋婆婆、倒騎驢者等丑角,挑逗看客捧腹大笑,以取樂觀眾,在鑼鼓鞭炮聲中,同步緩行,煞是熱鬧。
鐵芯子
用鋼筋做成支柱,固定于木桌上,以十歲左右男女小孩,身穿戲裝,將其固定在彎曲的鋼筋上,不露扎綁痕跡,一臺有二至三人,演員巧立于寶劍、馬鞭、花朵之上,臨空搖曳,前后擺動,但不出聲唱說,僅以扮裝奇巧稱著。
天平鼓
有跳鼓、抬鼓兩類。跳鼓,據(jù)說在民國中期從蘭州、皋蘭一帶傳入當?shù)?,開始由西灘村農(nóng)民排練表演,延續(xù)至今。每個跳鼓隊由九至十三人組成,各自扮成武夫,左手提桶鼓,右手執(zhí)鼓棰,上下翻騰擊鼓,其套路有九點、七點之分,由大鑼指揮,鼓鈸齊鳴,陣容龐大,聲震四野。抬鼓,先興起于平堡,據(jù)說為“四十八門軍戶”自陜西帶入。在當?shù)剞r(nóng)村,都有自臘月初八至元宵佳節(jié)打太平鼓的習慣。這種鼓,鼓身為圓柱狀木桶體,高約二至三尺,直徑約一尺五至二尺,上下頂端鞔上牛皮,鼓身漆成紅色,裝鐵拴,以粗壯鼓棰敲打,并配有鑼鈸打擊樂器。鼓聲熱烈歡快,鼓點節(jié)奏為一節(jié),循環(huán)往復,聲震天地,傳至數(shù)里。夜晚,各村莊鼓聲,此起彼伏,熱鬧異常。社火走村串戶以及地攤子表演,鼓由二人用杠抬著,沿途伴隨敲打,歡慶太平盛世,企盼人壽年豐。
跑驢
用鐵絲綁就骨架,然后糊以紗布,彩畫成毛驢形狀,模樣逼真,騎驢人扮作少婦回娘家的情節(jié),有丈夫護送,另一人作騎驢趕路姿態(tài)相遇,演出各種姿態(tài),博得觀眾嘻笑。
大頭和尚
用紙筋括成較大的人頭面具,表演者戴在頭上。男角為一胖大和尚,身穿黃道袍,項戴念珠,手執(zhí)佛塵,演出開始,作起床、揉眼、凈手、擊鼓、鳴鐘、點香、磕頭、跪拜等動作,然后盤膝靜坐念佛。女角頭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彩衣,手持彩帕,往返于和尚之側,以手帕擊和尚頭部肩部,不讓其靜坐念佛,意欲談情說愛,動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觀眾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