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解放軍烈士廟 天下第一廟
嬌潔郎
解放軍烈士廟坐落于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zhèn)的西沙灣東頭,占地六千多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廟”,里面供奉著27位解放軍烈士塑像。這是一座專門為犧牲的軍人建造的廟宇,始于1949年秋,建成于1996年秋。廟宇獨特,氣勢恢宏,地處濱海,風景秀麗,故游客眾多,香火旺盛。
遠遠眺望,“解放軍烈士廟”、“烈士紀念碑”和“烈士紀念館”面向大海,坐北朝南,渾然一體,巍然屹立在西沙灣畔。廟宇建筑由山門、正殿、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組成,均采用崇武石雕工藝,形成具有閩南風格的仿古建筑群。
山門門頂有一顆豎寫著“八一”兩字的紅五星雕塑,兩邊各有三面紅旗,暗紅色的4支門柱上有兩副行書楹聯(lián),內聯(lián)為:“捐軀為人民千秋功德,軍魂照海疆萬世頌揚”;外聯(lián)為:“百姓有情萬民敬英烈,軍魂永在千秋鎮(zhèn)海疆?!?/p>
正殿門楣上懸掛著黑底金字大橫匾“天下第一廟”。該橫匾為烈士生前所在的32343部隊贈送。大門兩側的石刻楹聯(lián)為“殷殷碧血沃西沙寶地,浩浩雄風催東海征帆”。大門邊豎立著幾方石碑,其中一方為《二十七烈士碑記》,記載著解放軍戰(zhàn)士為解救百姓而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這方碑是此地民眾祭祀解放軍烈士的重要史料。
步入正殿,廟堂正中處,用玻璃護罩制作的神龕里,上方橫幅懸掛著一塊“英烈廿七君”的牌匾。中間豎幅聳立著“解放軍烈士”的牌匾;下方分兩排供奉著27尊用泥土雕塑的縮小型解放軍官兵彩色塑像,塑像為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戰(zhàn)士形象,著綠色軍裝,戴紅五星軍帽,佩紅色領章,腰挎手槍,神采奕奕。塑像的前面還擺放著軍艦、坦克、機槍等武器裝備的模型;長條的供桌上,供奉著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前來祭拜時留下的水果、糕點、鮮花等祭品。兩側楹聯(lián)為:“名垂千年共仰芳型,功及萬世自昭正氣”;“靈光不減萬代虔誠心,烈士永垂千秋迥浩氣”。宮內匾額碑銘多方,有“千秋浩氣”,“萬古英靈”,“海天一絕”等。
烈士紀念館位于正殿左邊。紀念館上方五角星兩旁亮著八個大字:“戰(zhàn)士壯烈,惠女虔誠”,也是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隊贈送。門前大立柱上有“民族正氣山川增色,烈士報國門第生輝”、“民擁軍意比泰山重,軍愛民情似東海深”等楹聯(lián)。大廳內陳列的展品琳瑯滿目,都是全國各界民眾瞻仰英烈時的留影和題詞。其中有原28軍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28軍副軍長、陜西軍區(qū)原副司令員杜東海將軍題寫的“紀念廿七烈士英靈,發(fā)揚革命光榮傳統(tǒng)”等條幅。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生前所在的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將軍的題詞“為了人民,死的光榮”。女作家北北的長篇報道《一曲絕唱》,曾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被全文雕刻在青石板上。同時展出的有《人民日報》、《中國國防報》、《解放軍畫報》、《福建日報》、《泉州晚報》、《臺灣日報》等報刊的文章。
烈士紀念碑通高8.1米,象征含義不言而喻。底座上面四周圍以石欄,四面共有4組石階?!傲沂考o念碑”5個大字由28軍老戰(zhàn)士所書,背面為葉飛將軍親筆題詞:“為了人民,死的光榮”。碑頂挺立著一尊解放軍戰(zhàn)士的雕像,手握鋼槍,面向大海,披星戴月,為人民站崗放哨。
紀念碑上鐫刻著這樣一篇碑文:1949年9月17日,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葉飛部第十兵團28軍84師251團奉命解放金門,調兵至平潭集結崇武,兵船方抵崇武鎮(zhèn)西沙灣即遇敵機空襲,時逢漁鎮(zhèn)集市,疏散未及,劫難將臨。解放軍指戰(zhàn)員當機立斷依船體或臥沙坑對空御敵轉移目標,終以27位官兵犧牲的巨大代價拯救滿城生靈于血火之中。而今國家昌盛,人民安樂,昔日西沙灘已辟為旅游勝地。為緬懷英烈,激勵后人,特于27烈士殉難處勒石樹碑永志不忘。
烈士亭位于紀念碑前方,柱聯(lián)“海韻千秋回壯曲,心香一瓣謁忠魂”。亭前是寬闊的沙灘,也是當年27位烈士犧牲的地方,聯(lián)合國和平使者2005年前來參觀軍廟時,感慨萬千,當即揮寫“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世界和平衛(wèi)士”和“軍魂”二字,皆刻于青石碑前后。與解放軍烈士廟毗鄰的建筑物有:“和寮公”(又稱“湖寮公”)廟、觀潮亭、望海亭等。這些建筑與解放軍烈士廟共同組成了一組建筑群。
毗鄰正殿右側的“和寮公”,其神龕中供奉著明代抗倭英烈,另也供奉著“臨水夫人”和“四海龍王”,香火十分興旺?!昂湾脊眱扔腥菝客鯋坭∠壬鶗~匾多方:“威鎮(zhèn)海疆”、“湖寮勝景”、“西山古跡”、“保境安民”等。
宮前另有兩亭,中亭曰“觀潮亭”,亭額“海天幽雅”,柱聯(lián)“蜂峰靈麓碧波朝圣廟,龜蛇雄踞藍舸成奇觀?!鄙w宮宇背依蜂峰山,前臨大海,左有龜,其狀若龜;右有白崎,其形似蛇。柱聯(lián)概括了宮宇所處地理形勝。左亭曰”“望海亭”,柱聯(lián)“望海峽思江山一統(tǒng),登古城盼同胞團圓”。
惠安崇武歷來是海防重地,自古就有祀奉守邊固防、為國捐軀的英雄的習俗。當年明朝名將戚繼光在此與倭寇激戰(zhàn),部分陣亡將士就安葬在西沙灣海岸邊,當?shù)卮迕駷樗麄兘艘蛔昂湾脊?。供奉?7位解放軍英烈靈位”的石屋就在“和寮公”旁邊。
建造“解放軍烈士廟”的發(fā)起人是一位新加坡歸僑,她叫曾恨,1935年出生在新加坡。13歲那年,她的父親和三個哥哥死于戰(zhàn)亂,孤兒寡母只得回國尋親。1949年9月17日,為了掩護群眾,在崇武西沙灣共有24位解放軍戰(zhàn)士在國民黨軍機的掃射中犧牲。人們在附近沙地上挖一個大坑將犧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安葬,然后按當?shù)仫L俗在墳墓上搭建起一間12平方米的小房,小房正中擺放一塊木板牌位,上寫“廿四英烈之靈”。
“文革”期間,供有“24位解放軍英烈靈位”的石屋和“和寮公”被造反派損毀破壞。
1980年,曾恨93歲高齡的母親李面在去世前,仍念念不忘修建“解放軍烈士廟”的夙愿。老人家將自己的手飾和財產交給曾恨,叮囑她一定要為救命恩人建一座像樣的廟宇,給解放軍烈士們“遮風擋雨”。
1993年,曾恨賣掉了個人商店和金銀首飾,籌集到了6萬元錢。錢還是不夠,她又出去“化緣”。她走街串巷,把自己建廟的想法說與鎮(zhèn)里的父老鄉(xiāng)親,修建“解放軍烈士廟”的消息一傳開,大家紛紛響應,踴躍捐款。解放軍烈士廟的興建得到民政部門批準后,崇武鎮(zhèn)政府無償提供土地近千平方米,泉州民政局撥款2萬元。各界人士集資時,葉飛將軍也曾托女兒捐贈。僅半年,就募集到了60余萬元。
1996年5月,解放軍烈士廟順利動工。建廟的那些日子里,曾恨不顧環(huán)境惡劣,日夜監(jiān)工,晚上就住在工棚里看守建筑材料。當年秋,占地約400多平方米的“解放軍烈士廟”、“烈士紀念館”一并竣工。
解放軍烈士廟建成后,曾恨把同一天在崇武海域犧牲的另外3位解放軍英烈也“請”了進來,與西沙灣犧牲的24位烈士合并祭祀,更名為廿七君廟。經過三年時間,這座全國獨一無二的“解放軍烈士廟”終于建成了。
27位烈士所在部隊已改了番號,1997年,時任團長來到這里悼念先烈,代表部隊為解放軍烈士廟贈送匾額,上書“戰(zhàn)士英烈,惠女虔誠——天下第一廟”。
廟宇建成后,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亭等建筑群,均由各界民眾集資興建。如:山門由泉州籍28軍復原退伍官兵集資修建。
1997年,在崇武鎮(zhèn)一位黨總支書記倡導下集資修建了烈士紀念碑。開國上將葉飛聽女兒葉藝華講述老百姓自發(fā)修建解放軍烈士廟的消息后,激動不已,當即揮毫題寫碑銘:“為了人民,死得光榮”,并激動地說:“人民有情!”。紀念碑于1997年11月完工。
1998年初,又擴建了烈士紀念館,完成了解放軍烈士廟的配套工程。
“解放軍烈士廟”建成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聲漸漸地遠播出去,前來參拜的“善男信女”越來越多,有當?shù)氐?,有外地的,也有港澳臺的;有集體組織來的,也有結伴慕名來的,他們中間更多的是軍人。這里“香火”最旺的時候是春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和“9·17”。百姓來解放軍烈士廟敬拜,已不單純是為了向解放軍烈士感恩,還有為自己和家人祈福之意。解放軍烈士廟已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祭拜解放軍烈士的場所,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還是一座很“靈驗”的廟,因此吸引了眾多百姓來敬拜。
“香客”們來得多了,做“功德”的也多了。紀念碑下有一塊功德牌,上面鐫刻著捐資者的名字。這些功德錢全部用于廟宇的擴建,先后用于擴建正殿、山門、紀念館、仰烈路等,還為“二十七君”建立了“訓練場”、“會議室”。
2002年8月,惠安縣縣委、縣政府將“解放軍烈士廟”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9月17日烈士犧牲這一天,當?shù)剀娒穸荚趶R里集會,舉行紀念活動。每逢清明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當?shù)伛v軍、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集體前來緬懷英烈,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有些單位還在紀念碑前舉行入黨、入團、入隊的宣誓儀式。“解放軍烈士廟”已成為一個軍民共建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
鏈接
解放軍烈士廟位于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zhèn)西沙灣。
1949年9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率領的28軍84師251團的官兵分乘6艘木帆船從福建省平潭來到崇武鎮(zhèn)的西沙灣,準備參加解放金門的戰(zhàn)役。在進行戰(zhàn)前練兵時,幾架國民黨飛機出現(xiàn),準備向崇武漁市人群射擊。為了保護群眾,正在西沙灣練兵的解放軍毅然用機槍對空射擊,把飛機引向自己。
一個13歲的小女孩曾阿興哭叫著媽媽奔跑在沙灘上,251團的5位解放軍官兵不顧空中盤旋的飛機,從隱蔽的地方沖出來,用血肉之軀擋住了國民黨的子彈,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保住了小女孩的生命。在這場掃射中,共有27位官兵光榮捐軀。被救的小女孩后來她改名叫曾恨,和她的母親建起了這座“解放軍廟”,供著251團的27位官兵,這廟也叫27君廟。
1998年,解放軍某部隊送來“天下第一廟”大橫匾。半個多世紀以來,曾恨從小女孩到大人,從為人母到當了奶奶,77歲時的她直接搬到廟里居住,虔誠地祭奠英靈,成為名副其實的守廟人,向游客介紹當年解放軍戰(zhàn)士救她的故事,宣傳軍民魚水一家親。她說,她要把對解放軍的感恩之情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