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梨樹縣名的由來及其歷史沿革
珺琦子
偏臉城為古之梨樹城,因古城北有一棵對摟粗大梨樹而得名。道光元年五月(1821年6月),昌圖廳于此設(shè)分防照磨時,駐地選在交通便利的梨樹城(即今偏臉城),故定名為梨樹城分防照磨。道光十五年(1835年),分防照磨署移至奉化屯,仍稱梨樹城照磨署,將駐地稱為梨樹城。
光緒三年十月(1877年12月),盛京將軍奏請清廷,撤銷梨樹城分防照磨改設(shè)奉化廳通判,奏請被駁回。12月21日(十一月七日)旨準(zhǔn)添設(shè)新縣,定名為奉化縣。奉化縣設(shè)在梨樹城奉化社,取社名為縣名,故稱奉化縣。據(jù)史料記載,奉化二字可溯源至清嘉慶年間,此地開始逐漸形成村落,因處邊北扼要之地,盜寇出沒,清統(tǒng)治者為了教化當(dāng)?shù)仡B民,大肆宣傳遵奉王化,故取名奉化。
1914年2月,因奉天省奉化縣與浙江省奉化縣重名,經(jīng)追溯考證,浙江省的縣治始設(shè)在先,故奉天省的奉化縣沿用從前梨樹城名,改為梨樹縣。
在梨樹這塊土地上,5000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漢朝為古夫余國地。到南北朝中期為高句麗地。唐朝為渤海鄚頡府和夫余府夫州轄地。遼代為東京道韓州柳河縣屬地。金代為咸平路韓州臨津、柳河二縣屬地。元朝為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咸平府地,置韓州站。明朝為遼東都司遼海衛(wèi)地,置漢州站。
清朝初年梨樹北部為內(nèi)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游牧地,南部為盛京西流水圍場。1803年(清嘉慶八年),達爾罕王開始招墾,人口漸漸增加,屯落也逐漸多起來。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清政府在開發(fā)地段設(shè)昌圖廳,管理“民人”事務(wù),實行蒙漢分治。1821年(清道光元年),清政府設(shè)梨樹城(今偏臉城)分防照磨,隸屬昌圖廳,最初衙署設(shè)在梨樹古城(今偏臉城)內(nèi)。
梨樹古城原名昭蘇城,因在昭蘇太河右岸而得名。傳說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蘇,死于此地。為紀(jì)念他,將此河命名為昭蘇太子河。昭蘇為蒙語,意為有很多錢。昭蘇太子河后簡稱昭蘇太河,1987年確定標(biāo)準(zhǔn)名稱為昭蘇太河,是梨樹縣境內(nèi)僅次于東遼河的第二大河。
梨樹古城位于今梨樹鎮(zhèn)北偏東4公里,南臨昭蘇太河,北依白山丘陵,城垣依山勢修筑,因地勢不平,西北高而東南低,方位偏斜,形成“偏臉”狀,民間稱“偏臉城”。偏臉城地處今梨樹縣白山鄉(xiāng)岫巖村北白山崗南坡,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垣雄闊方正,為夯土而成,城垣周長4 318米,頂寬1米,基寬12米,最高處達7.4米,城垣四角筑了望臺(又稱角樓),高出城墻2米。古城開有4座城門,城門外有甕城,城墻外有護城河?,F(xiàn)在除南墻破壞較嚴(yán)重外,其余三面城墻尚存遺跡。該城原為遼代九百奚營治所,金初稱“合叔勃”,是宋金時期重要交通孔道。金末蒙古貴族揮兵攻金伐宋,古城毀于這場浩劫之中。此后數(shù)百年間,古城一直沉睡在曠野之中,漸漸被人們遺忘。二十世紀(jì)60年代,文物部門將梨樹古城定名為偏臉城,列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梨樹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古城的城垣中并沒有駐多久,便移至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圍早年曾是一片沼澤地,清嘉慶年間形成屯落。分防照磨衙署遷至奉化屯后,最初那里并無城垣,四周都是開闊地,無險可依。后來衙署為防“匪患”,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壘土為墻,作為防御工事。還在壕上建橋以便出入,街口處連接民房立了東、西、南、北4個門,在門旁設(shè)了炮臺。城墻高4.5米,墻上筑垛口,高1米,城內(nèi)設(shè)馬道,狀似土圍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馬國良(號稱“馬傻子”)起義軍曾攻破奉化土墻,四門倒塌,起義軍沖進城內(nèi),殺官逐吏,開獄分倉。
由于奉化附近開發(fā)面積不斷擴大,1877年12月1日(清光緒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盛京將軍奏請清廷,在奉化地方添設(shè)新縣。12月21日(十一月十七日)旨準(zhǔn),定名為奉化縣,縣城設(shè)在奉化,“一切章程均照懷德縣一律辦理”,為“疲難沿邊題調(diào)要缺,蒙民兼理”,隸屬于奉天省昌圖府。建縣時“奉化”為梨樹分防照磨衙署駐地的社名,建縣后取社名為縣名?!胺罨倍郑粼偕纤?,應(yīng)源于奉化屯,因當(dāng)時奉化縣地處邊北扼要之地,是“盜寇出沒”,“頑民盜風(fēng)不息”之地,統(tǒng)治者為了教化當(dāng)?shù)亍邦B民”,故大肆宣傳要“遵奉王化”,因此取“奉化”之名。設(shè)縣后原駐奉化的梨樹分防照磨移駐八面城。初設(shè)縣時,奉化早年修筑的土圍子已夷為平地。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為防義和團和土匪,知縣王順存召集紳商募捐,修筑城墻。知縣鮮俊英繼任后,繼續(xù)修筑,才最后完工。城墻周長9 000米,城外護城河上寬5米,深5米,底寬3米。該城墻到解放前已倒塌殆盡。
1912年(民國元年),改縣衙為縣公署。1914年(民國三年),因與浙江省奉化縣重名,遂借用梨樹古城名,更名為梨樹縣。早在梨樹分防照磨駐奉化時,有人亦稱奉化為梨樹城,也有人說是因奉化屯內(nèi)梨樹繁茂,故將奉化稱梨樹城??h名更為梨樹后,便正式將奉化更名為梨樹城,此后便很少有人使用奉化這個名了。梨樹城位于昭蘇臺河南岸,由于交通便利,往來行旅多,農(nóng)產(chǎn)品交易繁忙,所以在此期間梨樹城又叫過買賣街,蒙古語稱“庫都力”。昔日的買賣街,糧棧、綢緞布匹、日用百貨、雜貨等商戶林立,燒鍋、糧谷加工和鐵木皮麻柳等手工業(yè)作坊50余戶,為周圍百余里農(nóng)副產(chǎn)品和手工業(yè)品的集散地,是柳條邊外的繁華集鎮(zhèn)。官、商、富戶也接踵而至,建衙署、修祠廟、開商鋪、起住宅,使梨樹城漸漸成了一個大聚落。由于商業(yè)日趨發(fā)達,在城中形成井字街區(qū),經(jīng)緯路各兩條。直到“長大”鐵路通車后,四平街(今四平市)經(jīng)濟貿(mào)易興起,經(jīng)濟中心逐漸南移,昔日繁華的買賣街逐漸蕭條。東北淪陷以后,工商業(yè)凋敝,梨樹城淪為一般小集鎮(zhèn),僅剩下一些小手工作坊和小藥鋪等,井字街兩旁都是低矮的土平房,一直到解放時也沒有一家影、劇院。
淪陷時期,1937年從梨樹縣劃出四平街等,成立四平街市。在此前后,梨樹縣先后隸屬過奉天省、遼寧省、四平省、遼北省、遼西省,1954年劃歸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