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傳統(tǒng)中秋節(jié)習俗(2)
金五
3、玩草龍
中秋玩草龍習俗流傳于徽州,祁門、黟縣、績溪、歙縣、休寧等地皆有流行。草龍是用稻草扎成的龍。祁門是6人共舞一條草龍,最后送入溪澗,以祈豐年。黟縣又稱“舞稻穰龍”,先用稻草扎成有角有須的龍頭,再將稻草捆成一束一束作為龍身,后再以一段由粗到細的稻草束作為龍尾,每段之間用繩子系著,每人手擎一段,配以鑼鼓,上下滾動,歡度中秋。休寧又稱“舞香龍”,其用稻草扎成,周身插香,長短依舞龍的人數(shù)而定,每隔七八尺以一根木棍支撐。香龍沿著街道前進舞動,龍后跟隨著各式花燈,鑼鼓、鞭炮相伴。香龍所到之處,各戶均要插一炷香并放鞭炮,表示歡迎助興。到午夜香熄后,送龍下水(將龍身投入河中),意為象征豐收。屯溪則在龍頭上懸掛一盞紅燈,龍身插以“篾香”,舞龍者多為村中兒童,舞到人家門口,要唱一套吉祥如意的言辭,如“香龍到你家舞一舞,來年討個好媳婦”之類,以博得人家的歡心與款待。
徽州舞草龍,最有特色的是歙縣洪琴村的舞香龍。全村分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扎成5條香龍,明月之夜作“五龍鬧中秋”之舞,很是熱鬧。龍身圍2尺,用稻草捆扎而成,長約30余丈,每隔七八尺用一柄鋼叉支撐;龍背上扎草辮,自頸到尾連成一溜三角,類鰭;尾分3股,編成3瓣,故名“三尾龍”。
龍頭制作比較精致:先將細水竹編連成柵狀,兩片相疊固定在龍身的前端,再用短棒把它撐開,便形成“血盆大口”,龍嘴里懸吊著一盞斗大的圓燈,剪紙作龍舌;龍額正面貼一大紅“王”字,一對燈籠飾成龍眼;草編龍須有三四尺長,龍頸披紅掛彩。龍頭和龍身的鋼叉各由兩名壯漢撐舉,龍頭主領全龍動作。入夜,龍頭燈火齊明,龍身插滿篾香,星光遍體。撐龍人頭裹白巾,手擎鋼叉,兩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托燈籠,在前引導,鑼鼓開路,鞭炮相助。香龍搖頭擺尾,在人們的前呼后擁下,蜿蜒而行。當五路香龍匯集到祠堂前的廣場時,舞龍進入高潮。鞭炮聲震耳欲聾,煙霧彌漫,紙屑紛飛;燈光、月光、香火光交融一片,喊聲、笑聲、唿哨聲一時齊發(fā)。五副鑼鼓齊響,指揮著五龍表演。該村對舞香龍的要求甚高,在鑼鼓聲中,五條龍要協(xié)調一致,步伐整齊,隊形和舞姿造型,均有常規(guī)。
首先是“五龍獻月”。五龍依次走圓場,后龍頭接前龍尾,順繞三圈,反繞三圈,盤成圓圈造型,象征親人團圓。突然一龍昂首斜插入圈中,其余四龍依次緊跟,小跑步,往中心盤旋,逐層疊高,中心龍居于最高點,形成一座層次分明的五龍盤旋塔。稍停片刻,只聽唿哨一響,撐龍人回身向后,反尾為首,在緊鑼密鼓聲中,小跑反盤,美其名為“五龍盤月”。繼之是“五谷豐登”,五龍各自盤成圓形,其一居中,余者居四角,五圓彼此靠近,象征五個糧囤,同時各自在原地盤旋,一順一反,重復三次。又一聲唿哨,陣勢猛然變化為“金龍追龍”。由一龍組成一個小圓,其余的圍成一個大圓,前龍頭和后龍尾將小圓夾住,小圓就象月亮繞地球一樣,既自轉又隨著大圓圈的龍尾公轉,于是,大圓、小圓同時旋轉,越轉越快,直至小圓公轉一周方息。此時,鼓聲如滾雷,鑼聲如急雨,氣氛非常熱烈。后五龍再度走圓場慢步行進,各自構成“梅花瓣”,然后靠攏,美其名為“花好月圓”,象征人們相親相愛,美滿幸福。
4、摸秋
摸秋,又稱撈秋,流行于黃河下游、淮河流域、長江流域。摸秋始于何時已無記載,現(xiàn)在能見到這一風俗的最早記載,是清朝梁章矩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云:“鳩茲(今蕪湖)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
江淮的摸秋習俗多存于皖南及皖西南各地。摸秋,一為祈求生育,它或為青年人摸摘瓜果相送,如黟縣青年人結伴到菜地偷瓜,將偷來的冬瓜、南瓜等送給新婚夫婦,祝愿他們生個象瓜一樣結實的胖娃娃。宿松的青年男女多結伴野游,有的潛入菜園瓜地,作“偷”摘瓜果棉桃之戲。更有好事者,扮成“送子娘娘”,頭戴珠冠,身穿彩服,懷抱冬瓜飾成的嬰兒,隨鼓樂、笙簫伴奏,送與新婚夫婦或缺子之家,俗稱“麒麟送子”,以博取人家的盛宴款待。或為婦女親自到田間摸摘瓜果,如舊時蕪湖的中秋夜,婦女結伴到瓜架間、豆棚下,隨意摸索,俗信摸得南瓜者將生男,摸得扁豆者將生女;銅陵人則認為只要摸到的是紅的果實,均可視為有添喜得子之意。一為預測人生的命運與年成,蕪湖認為摸到白扁豆者,為夫妻舉案齊眉、白頭偕老之意。
六安、金寨等地人認為摸到大椒要害眼,摸到高梁是錢串子,財運好。銅陵人則以摸取瓜果的順利與否來預測人生的順利或多舛。休寧人摸摘瓜果、苞蘆之類,每人僅限一種,意為占卜運氣。肥東的鄉(xiāng)村少年,則以村為單位組織火把比賽,盡興歸來,按照舊習,每人還得摸點農(nóng)作物,如棉桃、大椒、花生等,俗話說摸到什么來年什么就豐收。
摸秋,各地都有共同的“八月十五摸秋不為偷”的諺語,因此凡丟了“秋”的人家,不管丟了多少,也不叫罵。有的還故意遺“秋”引“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