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陽上橋村喪禮 “盤門”習俗
映雁子
在漢民族文化傳承中,但凡老父老母百年歸壽,都要舉行隆重的葬禮,各地葬禮各有特色,但也大同小異。在要安葬的前一天晚上,親朋戚友從四面八方聚集攏來,熱熱鬧鬧地陪伴老人最后一個晚上,唱坐班戲,唱號歌,行祭奠之禮,通宵達旦,整夜無眠。
敖泉鎮(zhèn)上橋村的喪葬的盤門習俗,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卻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上橋村位于桂陽縣敖泉鎮(zhèn)三唐村,百十戶人家,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這處普通的村落,至今流傳盤門習俗,就是在為逝者舉行葬禮的這天晚上,晚飯后,吹鼓手們就會吹著嗩吶敲鑼打鼓,繞村一周。當村民聽見這鑼鼓嗩吶聲,不論男女老少都會不約而同地涌向靈堂,這時,靈堂前的巷子,空坪已是人頭攢動,水泄不通,熱鬧非凡。很多村民還提一壺水酒,端一罐濃茶,帶來大盤的瓜子、花生供大家守夜時享用。
當吹鼓手快到靈堂時,這時靈堂的大門是關(guān)著的,這就有點奇怪了,為什么會關(guān)著門,不著急,個中原由,聽我慢慢道來。
盤門歌的分內(nèi)外兩人,一問一答:
一條大路往中來,
來到孝家門不開。
孝家門上下了金銅鎖?
快快與我放開門。
哎
外面鑼鼓響沉沉,
你今聽我解釋這條情,
我家不討親不嫁女,
為何來驚動我龍神?
大概意思是:我們熱熱鬧鬧來給亡人吊念,你們?yōu)槭裁床唤o我們進門呢?里面的則答,你們鑼鼓喧天,恐怕驚動我家龍神,故而關(guān)門,這樣外面的想說服里面的把門打開,而里面的則用各種理由拒絕開門,這樣一來二往,一問一答如同電影劉三姐里的對歌,十分有趣。 鏗鏘有力富有音樂節(jié)奏的男中音和著嗩吶、鑼鼓的節(jié)奏聲,氣勢磅礴,十分好聽。
盤門這一風俗從何時起已無從考究。相傳很久以前,村里有父子四人,父親是吹嗩吶的里手,秋后農(nóng)閑時在村里組成了龍燈隊,春節(jié)期間到附近鄰村舞舞龍燈,一來增添點節(jié)日氣氛,二來也可得幾個銅錢或吃上一頓比較豐盛的午餐,飽飽口福。在那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也是非常有味的事,可過了正月十五,他們就無所事事了,別說銅板,就連幾杯水酒也弄不到,空懷才藝,實不甘心。這天父子四人突發(fā)奇想,本地老父老母去世不是要熱熱鬧鬧把老人送往仙山福地嗎?我們何不也吹吹打打去熱鬧一番呢?我們又不圖錢財,圖的只是兩杯水酒和兩個油多一點的小菜,閑著也是閑著。父子四人說干就干,這天正好鄰村一大戶人家的父親去逝,他們一路吹吹打打來到這戶人家,由于先前未跟人家溝通,人家并不領(lǐng)情,所以把大門緊閉,不讓他們進入靈堂。父子四人在外頭好心勸說,而里面的執(zhí)意不開門,據(jù)說這就是盤門這一習俗的來歷。
幾百年來,這一習俗能夠流傳至今,除了有它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外,也有著一定的社會進步意義。其一是增加了葬禮的熱鬧氣氛,吹鼓手吹吹打打,繞村一周,能基本統(tǒng)一時間把村民集中攏來,那種熱鬧場面是其他任何地方不能做到的。另一方面,它對促進和諧村風,和睦鄰里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君不見很多村民提著茶,端著酒,如同一家人,一聲問候,幾句寒暄,這給沉浸在悲痛中的孝眷們是一種多么大的精神撫慰。這一行為也是一種協(xié)作精神,在過去的幾百年,中國普遍存在物質(zhì)匱乏,要解決這么多人的宵夜,孝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上橋村人們以盤門這一習俗就解決了,即使是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的今天,也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深更半夜口干了,舌燥了,愛喝酒的喝杯酒,不喝酒的呷杯茶,一直守夜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