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生育習俗 做九朝
陽光的暖冬
合肥民間在小孩生下后,有下列種種禮俗:記下小孩出生的具體時間:這件事由接生婆具體掌握。俗語說:“一個跟頭翻下地,八個字定了規(guī)”。合肥民間“八個字”指的“八字”,即一個人誕生的年、月、日、時,民間習俗認為,個人的生時能決定個人的命運,所以記生時是接生婆的重要職責。
慰勞產(chǎn)婦和接生婆:小孩生下后,產(chǎn)婦的婆母立即用糖水雞蛋或紅糖水喂產(chǎn)婦,并請接生婆吃紅糖面條。表示慰勞產(chǎn)婦和向接生婆致謝。
小孩出生后,在舊時,如果是女孩,則默不作聲;如果是男孩,常燃放鞭炮,焚香祭祖。
嬰兒生下來后,要向親友和四鄰分送紅雞蛋或糖果,表示添丁之喜。親朋賀喜時,要送紅糖、雞蛋、長壽面等。主人要請來客吃“長壽面”,意思祝賀新生兒長命百歲。還有人家專為生下的長子舉行“落地酒”或“生兒酒”。報喜也就成為嬰兒初生時的一項禮儀活動。同時,女婿要及時向岳父家報喜,有一套習俗。如是男孩,送一對公鵝(或公雞),岳母回贈一只母鵝(或母雞);如是女孩,則送一對母鵝(或母雞),岳母回贈一只公鵝(或公雞),附帶糖、雞蛋等產(chǎn)婦食品。
生后三日,俗稱“三朝”。這一天,給嬰兒洗澡,叫“洗三朝”。澡盆內(nèi)須放一撮蔥,象征嬰兒“聰明”;放十個銅錢,象征嬰兒“十全十美”;加點生水,意謂嬰兒長大不“怯生”。忌用灶上井罐里的水洗嬰,說是這樣嬰兒長大后怕打雷。洗時,蘸水在嬰兒后背前胸摸洗三下,再將秤砣在前胸觸三下,謂使嬰兒長大“走路不喘氣”;在屁股上觸三下,意為“讀書有坐性”。再煮熟十個雞蛋,剝開一個,用蛋白在嬰兒臉上滾幾下,含意是嬰兒長大臉皮白嫩。合肥民間有“邊滾雞蛋”一俗,念詞:“滾滾頭,有人求;滾滾手,樣樣有;滾滾腰,步步高;滾滾腳,八抬又八托?!逼溆嗑艂€雞蛋,贈給已婚未育婦女,說是吃了可早日懷孕。洗畢,拜見眾親友,設宴請吃“三朝酒”,外婆拿出金銀小首飾及紅紙包作為給外孫的見面禮。親友也都贈以紅紙包“見面錢”。
上家譜:從一個大家族來說,某家庭生了男孩,為大家族增添了一個人丁,也是家族的喜事,因而三朝之后,生男之家要及時上家譜。開頭是上“草譜”,草譜為手寫之家譜,由家族中的族長(或房長)保管,隨時添丁,隨時登記入譜。上譜時,需向族(房)長送禮品。這樣新生兒就成為宗族(大家族)中的一個成員。生女兒到正式修譜時才上冊,不及生男孩的隆重。
做九天,俗稱做九朝(讀音:罩)。在小孩出生的第九天,要做九朝,以酒席招待親友。在民俗之中,九是一個極數(shù),九諧音久,意味著嬰兒會天長地久地健康成長。
舊時,許多嬰兒生下就咸染破傷風(又名臍風),一般在出生一天發(fā)作,死亡率很高,到了第八天不發(fā)病說明小兒算過了“關”,所以做九朝,以示慶賀。
哺育新生兒,合肥及周邊地區(qū)都有些獨特的習俗。有的地方第一次給嬰兒喂奶,要請多子女的婦女喂,名叫“開奶”。若三日后母親還無乳哺育,就向鄰家討奶吃,叫“開喉”。生男孩要向生女孩的討,生女孩要向生男孩的討,并且必須是別姓,意即將來向別姓找配偶。有的地方在給嬰兒喂奶之前,先喂黃連湯一口,謂先苦后甜,俗語“吃得苦,養(yǎng)得大”,實際是解胎毒。
嬰兒滿月,要行剃發(fā)禮、命名禮。生子滿月,值得慶賀;產(chǎn)婦滿月,也該紀念。這樣一來,滿月禮俗也就頗為隆重、熱鬧。滿月剃頭儀式比較隆重,用外婆贈的禮布置于廳堂,請全福人抱嬰兒坐中間,請來剃頭匠人剃胎發(fā)。胎發(fā)多收藏起來,有的用絲線裝起,掛在床頭。剃頭后,穿新衣,親友贈禮聚餐,剃頭匠可獲得供桌上所有供品。一些地區(qū),剃頭時在額頂或腦后蓄一束發(fā),以示孩子珍貴。合肥舊俗中起乳名也十分鄭重,有的地方由生父攜帶糖、餅之類,請村中長者或族中有威望者取名,名字要與長輩親屬的名字避諱,通常多取吉字做名,如貴兒、祥兒、小龍、虎仔,但在民間更多的取賤名,如“狗娃”、“貓仔”、“小牛”及“鎖柱”、“拴柱”等等,以求免災,容易撫育。也有以出生時家中長輩的年齡命名,如“五九”、“六一”、“八五”等。有的用嬰兒體重的斤兩取乳名,如“七斤”、“八斤”、“九斤”等等。
多數(shù)地方“接滿月”,即嬰兒滿月后,外婆家要去人把女兒和嬰兒一同接回,住上十天半月,謂之“接滿月”。當天在娘家吃“滿月飯”。
嬰兒一百天,俗稱“百日”,因“百”是一個重要的數(shù),含有圓滿、完全的意思。做“百日”,以娘家親友為主,要送長命鎖、長命衣。食品都要以百或雙計算,如雞蛋百個,紅糖二十斤,面條二十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