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 金黃小姐的傳說故事
朦朧海
金黃小姐是元末明初白蓮教起義領袖,在襄陽很有影響力,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關于她的故事和傳說。
很久以前,在萬山深處住著兩戶人家,一家姓金,一家姓黃。兩家夫妻已年過半百,仍無兒女。金、黃兩家各在門前開了一塊菜地,地中間扎了道籬笆。有一年春上,一棵葫蘆瓜秧鉆出地面,正長在那道籬笆中間,也分不清是誰家的了。怪的是長到七月十五,四個老人來到地里,準備摘葫蘆,還沒等伸手,“通”一聲,瓜把兒脫了,大葫蘆掉在地上,一下摔成兩半。只見眼前一道金光閃過,從葫蘆中蹦出一個小女娃,迎風見長,轉眼就成了漂亮的大姑娘。兩家人老來得子,都爭著是自己家的姑娘,這姑娘一會兒跑到金家,喊金家夫妻為“爹媽”,一會兒又跑到黃家,喊黃家夫妻為“爹媽”。兩家經(jīng)過合議,決定用兩家的姓氏給這個葫蘆姑娘取名叫“金黃”。
當時官吏腐敗,民不聊生。金黃小姐率領白蓮教徒起義。元軍圍攻襄陽,三年半時間沒能攻下。眼看城中糧食即盡,金黃小姐將僅有一些白米喂給豬吃,然后放出城外。元軍捉到豬殺后,見豬的肚子里都是白米,以為城中糧食充足,兵強馬壯,放松了斗志,后來起義援軍增援,內外夾擊,元軍敗退,百姓高興地編了一首歌謠:“金黃小姐困襄陽,豬吃白米人吃糠;略施小計破重圍,勝過天兵和天將。”這歌謠一直傳唱至今。
金黃小姐困襄陽
(陳文道)
當年,遼闊中原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金黃小姐為救民于水火之中,揭竿而起,攆走了襄陽府的狗官,奪下了襄陽城,被百姓們擁戴為王。
朝廷立即調動千軍萬馬攻打襄陽。由于力量懸殊,金黃小姐的人馬被分割在襄陽城內和萬山里。她們左沖右突,多次拼殺,終究未能突出重圍。不過襄陽城池堅固,防守嚴密,朝廷的兵馬輪番強攻,也是久攻不下。官軍便仗著兵強馬壯糧草足,就里三層外三層地把襄陽城圍了個嚴嚴實實,采取“圍而不打”的戰(zhàn)術,還將萬山通往襄陽的各路口嚴密封鎖,切斷了援兵、糧草之路,企圖把金黃小姐和所屬將士困死在荒山孤城里。
金黃小姐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她走街串巷,訪貧問苦,安定民心,并披掛上陣鼓舞士氣,發(fā)動城里的男女老少,同仇敵愾,一直堅持了三年零六個月。終于有一天,糧草所剩無幾,兵民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金黃小姐眼見這樣下去,襄陽城將不攻自破,便找來軍師和眾將官商議。
經(jīng)過三天三夜苦苦思索,想出了一條虛張聲勢、瞞天過海的退兵計。
這天正是中秋節(jié),金黃小姐一面下令全城百姓張燈結彩,敲鑼打鼓過佳節(jié),一面悄悄組織幾名水性好的“水貓子”出奇不意從漢水里潛回萬山里,向義軍首領密授金黃小姐的巧計。于是,萬山里的義軍在黃家灣找來幾十航磨,在東面最高的山頂上支好,每盤磨上套匹毛驢,磨眼里插上各路將官的旗幟,在驢尾巴上綁上鞭炮,猛一點燃,幾十匹毛驢圍著磨盤飛快地轉起來。義軍乘機從朝廷兵馬不備的地方向襄陽城運動。
金黃小姐在城樓上一見萬山的一座山嶺上旗幟招展,立馬傳令,把僅有的糧草拿出來,讓人馬吃飽,整裝待命。
午時三刻,金黃小姐把所剩的大米倒進石槽里全喂了豬,隨后又將豬腿上綁了千響鞭炮,趕出城外。
官軍起先看見山頭上軍旗晃動,像有千軍萬馬。一陣陣山風吹來,只聽得呼呼聲的磨響,以為義軍又在磨面籌糧。他們對襄陽城久圍不破早就膩煩了,見過中秋節(jié)時,城內敲鑼打鼓,更增思鄉(xiāng)之情,看到從城里跑出了大肥豬,爭著上前去逮??墒撬麄儦⒇i卻都傻了眼:豬肚子里盡是白米!
這下子,軍營里議論開啦!
兵士們說:“我們把金黃小姐圍困了三年零六個月,人家還有白米喂豬,可見城里的糧食多得很。這城看來別想攻破了。”
將校們也說:“現(xiàn)在萬山里的山嶺上戰(zhàn)旗飛揚,襄陽城巋然不動,又加上糧草充足,防守嚴密,破城是無望了。”
這樣,軍心浮動,喪失了斗志。
猛然間,只聽得金鼓咚咚,訥喊陣陣,金黃小姐一馬當先,率領傾城的兵馬殺出城來。
早就散了心的朝廷兵將在義軍的夾擊下,已經(jīng)潰不成軍,抱頭鼠竄了。
百姓們高興地編了一首歌謠:
金黃小姐困襄陽,
豬吃白米人吃糠,
略施巧計破重圍,
勝過天兵和天將。
湖北襄陽:卸甲山的來歷與傳說
(孫金福)
說起卸甲山必須要說金黃小姐,因為沒有金黃小姐就沒有卸甲山。
元朝末年,陜西洵陽有個金黃小姐,率領白蓮教起義,一路殺來,所向披靡,守護襄陽的元軍,土崩瓦解。金黃小姐被人民擁戴為襄陽王。
元朝當局恨之入骨,調來大批精兵強將圍攻襄陽,企圖把金黃小姐率部消滅在襄陽城內,以絕后患。誰知圍困了三年六個月之久,城池仍然牢不可破。然而城內確實糧盡食絕。無奈之中,金黃小姐施一巧計,把僅有的一些大米喂豬,然后將豬逐出城外,元軍捉住豬后宰殺,見豬肚內全是白米,以為城內糧食還相當充足,不然不會拿白米喂豬,因而放松了圍攻。金黃小姐在友軍的救援中殺出城來,向南逃走。
逃到現(xiàn)在的襄城區(qū)歐廟鎮(zhèn)的崗地上,人困馬乏,稍事休整后準備揮師房縣操練兵馬,以圖東山再起。正在這時金黃小姐見一牧童,頭戴柳枝涼帽,手握一管短笛,側坐牛背之上,信口唱著歌謠:“小姐忌入房,隱竹演兵將,江淮顯身手,稱王在兩廣”。
金黃小姐一聽,驟然心驚膽顫。牧童小小年紀,所唱牧歌好象對我有所暗示,難道我之謀略,泄漏了天機!?急忙上前攔住牛頭,深施一禮:“敢問牧童小哥,所唱之謠是從哪兒學來?”,“我爺爺所教”?!澳銧敔敩F(xiàn)在何處”?牧童用短笛一指:“諾。就在沖下耪地”。小姐順著指向看去,果然有一老翁正在地頭干活,心想,此翁定是高人。急令幾個隨從和自已一起脫下鎧甲,穿著便裝,以示尊重,往沖下去拜老翁為師,求教指點迷津。
豈料未走幾步,放眼沖下,不僅看不到耪地的老翁,就是牧童小哥也不見了蹤影。金黃小姐一行心生疑慮,直到?jīng)_下還是不見蹤跡。這時她才真正感悟到是圣人前來指點,無奈急切返回。走到她們卸甲的地方不但不見了鎧甲,還長出了一個小山包子。
金黃小姐更是納悶,站在小山包上,一邊琢磨牧童唱的歌謠,一邊極目瞭望四野。砰然心通靈犀:“小姐忌入房”,“房”此乃房縣簡稱,我欲回房縣,他卻知道,而暗示我不能再進房縣了,不然定遇災星;“隱竹演兵將”?難道讓我去竹山隱藏練兵?不對。房縣和竹山近在咫尺,不能進房縣,更不能入竹山。于是讓隨從打聽附近可有竹林。一村姑忽然答曰:豈止竹林,你看那邊,說著用手指了下歐廟東北方向,那個地方就是一片竹海,一望無垠,俗稱“竹笆”是也。金黃小姐暗喜,乃天意也!后邊兩句她就不必多想了,于是趕緊傳令將士,著一小股精悍騎兵,搖旗吶喊,從山路直奔萬山,假以與萬山殘部會合,迷惑元軍;剩余將士,趁夜幕降臨,潛入歐廟“竹笆”。
“大隱隱于市”,竹笆距襄陽不過二、三十里地,金黃小姐就是有這個膽識,騙走了元軍,空虛了襄陽。當她率部隱入竹笆之后,一方面利用竹笆這個天然屏障,召兵買馬,訓練將士;一面利用竹笆豐富的竹子資源,制造強弓硬弩、標槍毒箭、登索云梯、《襄陽炮》彈弓,以及將士的鎧甲頭盔等。半年的時間,練得兵強馬壯,斗志高昂,選擇了一個吉日良辰,大張旗鼓,揮師江淮,麈戰(zhàn)數(shù)月,直取“兩廣”,金黃小姐又坐上了王位。
她等在原卸甲的地方就取名叫了《卸甲山》,如今是歐廟鎮(zhèn)轄的一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