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興六祖誕廟會
映梅
每年農(nóng)歷的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誕生日和圓寂日,被譽為“春秋二祭”“春秋二誕”,綿延至今,每逢是日,來自全國各地、海內(nèi)外的佛教徒、游客及信眾前來朝圣賀誕、觀光、瞻仰圣跡者絡繹不絕,高峰期人數(shù)達3—4萬人之多,盛況空前。
六祖惠能,其父盧行瑫,原籍河北范陽,唐武德三年被流放至新州為民,與當?shù)嘏永钍辖Y合,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六祖誕生,惠能三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以砍柴為生,每逢圩期挑柴到縣城賣,賣柴后就到金臺寺聞僧人誦讀《金剛經(jīng)》,經(jīng)過十多年的的磨練而開悟,在24歲那年辭別家人到湖北黃梅東禪寺五祖弘忍處求印證;以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五祖?zhèn)魇谝吕彸蔀槎U宗六祖。六祖遵五祖指示攜衣缽隱遁于四會、懷集十數(shù)載,至儀鳳元年初八,惠能在廣州法性寺出示衣缽,削發(fā)受戒,開壇講經(jīng)。第二年往曹溪寶林寺,此后在寶林寺弘法三十余年。唐開元元年(713年)七月六祖惠能回到新州,同年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圓寂于龍山國恩寺,世壽76歲。
六祖誕廟會源自古代民間信眾對六祖惠能大師的紀念及對其思想文化的崇拜與信仰。廟會分為春秋兩個誕期,新興人稱為“春秋二誕”,春誕正誕日為農(nóng)歷二月初八惠能誕生日,活動時間為二月初七至初九。秋誕正誕日則為八月初三圓寂日,活動時間為八月初二至初四日。民間相傳,六祖誕廟會六祖圓寂后,信眾于六祖的兩個誕日自發(fā)趕來紀念六祖,形成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六祖誕廟會有據(jù)可考的在明、清年間。清劉芳編的《新興縣志》(清乾隆1758年)載:“每逢六祖誕,民間百姓到龍山國恩寺進香”的風俗。六祖誕也大致按上述四個時期進行發(fā)展,演變。明、清是國恩寺的鼎盛時期,兩大誕期盛況空前,《龍山國恩寺寺志》述每年的二月初八、八月初三兩個六祖誕期,因新興龍山為“佛地”故附近幾縣的信眾在誕期前后數(shù)天來寺朝覲的絡繹不絕,人海如潮,鄰近鄉(xiāng)民在寺前搭棚舍連續(xù)數(shù)里,接待香客和商賈,形成鬧市”。
民國時十七年十二月,在銷毀淫祠的禁令時將其擴大化,國恩寺內(nèi)佛像和縣內(nèi)所有神佛像均焚毀,禁止所有佛事活動,逢六祖誕,只在民間舉行。文革期間,六祖誕被當作封建糟粕禁止舉行。近十年時間,民間也只能暗中進行簡單祭祀。1981年落實宗教政策后,“六祖誕”廟會活動得以逐漸恢復,六祖故鄉(xiāng)及毗鄰地區(qū)、港、澳、臺等地的信眾,都自發(fā)前來國恩寺朝圣、參拜、觀光,并恢復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龍山國恩寺志》記載:“迄1982年已如叢林常規(guī),晨鐘暮鼓、朝晚課誦及各種佛事活動;各地佛徒聞國恩寺恢復開放,多來參拜,逢二月、八月兩個六祖誕期,攜男帶女結隊來參拜的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每天進寺的有萬余人,晚上停留在寺內(nèi)的地無虛席,不少信眾露宿于寺外林圃間,或在山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