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狀元之最(2)
梓柔郎
20、歷代狀元中,
唯一在剛剛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
,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南榜(或稱春榜)狀元
陳安阝
。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阝等人一并處死。
21、中國歷史上
唯一的女狀元
,是太平天國癸丑三年(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年)女科狀元
傅善祥
。
22、中國歷史上
第一個以少數(shù)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
,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狀元
徒單鎰
,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國歷史上
最后一個狀元
,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
劉春霖
。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24、歷代狀元
人數(shù)最多的是唐朝
。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年)丁卯科,285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一次,約產(chǎn)生狀元270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余人。
25、中國歷史上,一屆科舉考試中由同一地區(qū)包攬前三名發(fā)生在明朝建文二年,來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廣、王艮和李貫包攬了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永樂二年則誕生了一個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科舉奇跡:同樣是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們包攬了此次科舉考試前七名!
26、中國歷史上,
一朝之中產(chǎn)生狀元人數(shù)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
。從順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年間,共產(chǎn)生狀元49人
注:清朝一代正宗江蘇籍狀元應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說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狀元)、王敬銘(康熙52年狀元)、秦大成(乾隆28年狀元)、徐郙(同治元年狀元)等4人嚴格說應屬上海人,而當時上海屬于江蘇;吳信中(嘉慶13年狀元)、黃思永(光緒6年狀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寧、寄籍在江蘇。就算除去這4人,江蘇的43人仍大大領先于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應為18人)。
27、中國歷史上,
一朝之中產(chǎn)生狀元人數(shù)最多的府
,是清代的
蘇州府
,共有狀元24人。
28、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狀元人數(shù)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xù)產(chǎn)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29、歷史上產(chǎn)生
兄弟狀元人數(shù)最多的朝代
是唐朝,共有張式(兄)、張正甫(弟)等兄弟狀元19人。
30、歷史上產(chǎn)生
父子狀元人數(shù)最多的朝代
是北宋,共有張去華(父)、張師德(子)等父子狀元6人。
31、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癸巳科狀元孔纟熏(兄)和唐乾符三年(876年)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2、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和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3、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狀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并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后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fā)生矛盾,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
34、歷代狀元中,
最年輕的狀元
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
蘇瑰
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
郭元振
,都是18歲。
35、歷代狀元中,有史可查的
最年老的狀元
是唐代的
尹樞
,一直考到70多歲,才因一偶然機會毛遂自薦,成了狀元。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高齡中試,但未及殿試就死了,不然的話他也許會打破尹樞的紀錄。
36、歷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兩狀元均為同一個地方舉子,發(fā)生在北宋熙寧九年(1076),福建路興化軍(今莆田市)的徐鐸和薛奕分別高中文武狀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狀元乃是同鄉(xiāng)時,不由龍顏大悅,特作詩以賜,詩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p>
37、歷代狀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當屬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狀元陳文龍(福建莆田人),明永樂六年(1409年),朝廷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陳文龍為鎮(zhèn)海王,是福州城惶神。
38、在歷代狀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為詩賦被罷免的狀元,為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狀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為紹興八年(1138),莆田人黃公度(1109-1156)殿試進士第一名為榜魁(狀元);陳俊卿(1113-1186)第二名為亞魁(榜眼);林鄧七十三歲,為榜尊;龔茂良(1121-1178)十八歲,為榜幼。時稱“四異”同科。又,黃公度與陳俊卿,又被稱為“魁亞占雙標”。
40、1300年的科舉,共有連中三元的狀元13名,大約100年才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