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客家石城 長亭千百(2)
元芹子
在客家人看來,長亭本有神佑,百毒不敢侵襲,加上施茶者每日都會更換茶水和藥草,因而絕不至于有茶水過“保質期”之類的事情發(fā)生。漫漫旅途,百般辛苦,然而,一旦看見長亭,看見這些涼爽清純的茶,跋山涉水車馬勞頓的旅人還會奢求什么呢?在沒有發(fā)明皮鞋運動鞋的年代里,人們或布鞋一雙,或草履隨身,為了旅人行走方便,還有人會把打好的草鞋也施舍在亭中,任由行路人自取。在客家人看來,與人方便,其實也就是與己方便。
正因為“一亭一橋一渡,道茀不可行,惠而不知政,昔人譏之。今於通衢、大河、山溝僻徑,隨處建造,行道無虞,謂非好行其德者乎?是不可以不紀也”,所以,古代的石城人不但熱心于在本土修建茶亭,還把修善積德的善行發(fā)揚到縣邑以外:“陳正龍,字烈明,國學,祠堂人。好施與,鄉(xiāng)有貧者,分橐周之。建亭於瑞邑?!薄靶軐O韻字協(xié)圓,監(jiān)生,上柏昌人。性孝友,慤恭敦厚,自奉節(jié)儉。凡濟人利物,無不慷慨解囊於賑荒施橋,建亭外邑?!薄褒徑ㄖ?,字能才,陳坊人。秉性質樸。事親孝,待弟友,更孝義樂施。凡橋梁亭寺,處處捐資,恒為鄉(xiāng)邑欽羨?!?/p>
能捐資修建茶亭,是“為鄉(xiāng)邑欽羨”的事,遂建亭人不但留意于亭,甚至將與亭有關的其他資料也細心保管。石城是“閩粵通衢”,是客家人遷往閩西粵東的重要關口,也是聯(lián)系贛閩兩省經(jīng)濟的重要紐帶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為“閩粵通衢”的石城,是“一帶一路”上“煙葉—食鹽”的重要中轉站??h內行商挑夫素有“走汀州”的傳統(tǒng),位于瑞金長汀交界處的黃竹嶺(皇祝嶺)是商人們來往的重要孔道之一。
為了讓他們能有一個休憩的場所,石城的義士們硬是用麻條石在山頂壘起了一座高大的茶亭。雖然隨著新路的開辟,舊路漸漸廢棄,至今亭頂已經(jīng)朽爛,連當年樂助的石碑都可能被掩埋在圮土之中,但在民間,我們居然發(fā)現(xiàn)了乾隆年間修建這個茶亭并勒碑的幾張原始紙本。
“此處皇祝嶺,乃四省通衢,歷朝孔道。其間鹽米相濟,商販往來,絡繹不絕。值風雨炎暑之際,山深聳峙,人煙隔遙,莫不以此為息肩之地耳。故建亭之說,由來久矣。昔雍正年間,劉見華翁憫亭宇衰頹,半歸塵土,爰為倡首,以成美舉。但歷年久遠,墻垣崩毀,古跡猶存??吐弥链?,咸嗟促斷慈航,而惠遠翁以利濟為心,不忍圖功于始而鮮克于終,于乾隆丙子年秋,與侄欲先公合費捐貲數(shù)百余金,鳩工鞭石,永造斯亭。
每歲春夏之交,更備茶湯以濟行人急。然山高風暴雨雪嚴凝,墻石縱固而瓦桷不無沉淪凌圮。于今又重修三次矣。余生也晚,不獲親炙光儀,豈能深識其故。而惠遠四嗣君福先者,與余誼屬姻侄,不以學歉全牛,一日請序于余,扺掌談衷,歷詳其事,為余之謀。余亦不揣谫陋,而為之道及清夜平旦,乃知丁財濟美,皆因此庇蔭之由來。果作福田,莫有過于造亭也,亶其然乎。爰致數(shù)語往來雅士,覩斯亭而念殊勛,漪歟休哉。明德固已遠矣,惟愿傳之為子若孫,恪守茲舉,而弗替斯意也。是為序?!?/p>
從雍正年間的初立到乾隆11年(1746)的初修,乾隆12年(1747)的再修,直到乾隆41年(1776)十月吉日的重修。信士石城禮上里東坑的劉惠遠、欲先公與他們的子子孫孫的堅持,固然有“種福田”求得“丁財濟美”的私心,但客觀上,確實造福了無數(shù)經(jīng)過該地的官民商旅,也成為峽谷山嶺之上的一道風景。
建于高山之巔的長亭不但是道路風景的絕好點綴,也是賞景的絕佳平臺。走在石城城西的苦竹嶺上,明崇禎年間小別村孔氏建立的紫云亭和賴氏建立的松亭并肩而立,雙亭合一,坐落在山巔之上,兩側各有九百級臺階。左眺,是婉約精致的縣城,宋塔高聳,琴河如帶;右瞰,是秀麗小巧的小別村,古樹林立,阡陌縱橫;近前的李臘石和西華山夾峰對峙,種種美景讓戶外愛好者贊不絕口。
位于贛閩邊際的延奕亭,建于乾隆年間,整亭由紅麻條石壘成。據(jù)說,昔日出外去閩粵讀書行商的游子,都要在此再斟一杯家鄉(xiāng)的米酒,酌一口家鄉(xiāng)的清茶,然后,帶著家鄉(xiāng)的掛念遠行。在“長路漫漫任我闖”的滿腔抱負與通天寨風景區(qū)最壯觀的景點“大地之陽”相互映襯中,又平添了幾分壯志豪情。
千百長亭讓人目不暇接,而對于客家民系來說,“閩粵通衢”石城本身又何嘗不是一座長亭?
客家人的幾次大遷徙與王朝時代的幾次大動亂聯(lián)系在一起,從海內外客家人的族譜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先祖從中原南遷后曾經(jīng)在石城停留而后衍發(fā)的記載。
從地理位置上看,石城處于贛江與撫河這兩條大河的源頭,且翻過山即為閩江與汀江的源頭,于是省內經(jīng)水路乘舟楫,可達贛州、南昌、九江等地;陸路上又有數(shù)十條古道與閩省長汀、寧化相通,并進而過梅州下南洋。這里山高林密,既便于躲避戰(zhàn)亂,又便于迅速離開。這里土地肥沃,雨水豐沛,宜于農耕;山上資源豐富,荒山緩坡,又適合新來戶墾殖。加上從人情上看,石城是純客縣,素有移民定居之傳統(tǒng),爭斗排外性較弱,對戰(zhàn)亂災民有天生的同懷感,易于客寓。
據(jù)《石城縣志》記載,前清咸豐同治年間,石城縣的在籍人口已達22萬余人,比一百多年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數(shù)還多出1000余人。就這樣,小小石城這座“長亭”,自然也就成為了客家南遷的重要中轉站和客家民系的重要發(fā)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