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的生育習俗(2)
昊昊氏
二、 婦女禁忌
過去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低下,不但負擔沉重的家務(wù)勞動,還要伺候公婆和丈夫、照顧孩子。此外,婦女們還要受著各種禁忌的束縛。鄂倫春人認為婦女的月經(jīng)是很臟的,所以婦女在經(jīng)期不能食用狍子、鹿的內(nèi)臟和頭肉,否則子彈會穿不透野獸;經(jīng)期不能到河里洗澡,否則要降大雨,河里要漲大水;也不能跨過泉水,否則泉水要干涸;孕婦不能去辦喪事的人家,不能走抬過死人的路,否則生下的孩子會死去;孕婦不能進產(chǎn)房,進了產(chǎn)房產(chǎn)婦會難產(chǎn);產(chǎn)婦不能在“斜仁柱”內(nèi)分娩,必須臨時搭蓋一個產(chǎn)房,否則會沖犯神靈;產(chǎn)婦在產(chǎn)房居住期間,不許吃新鮮的野獸肉,否則獵人會打不到野獸;婦女不能使用男人的狩獵工具,不能跨越男人的衣帽,否則男人要倒霉;婦女不能騎馱神像盒的馬,不準坐在“斜仁柱”的“瑪路”(正對著門的鋪位)上,就是在“斜仁柱”外面也不許她們靠近“神位”,所以在兒童犯了錯誤以后,常常躲藏到“斜仁柱”后面,因為那里有“神像”,婦女不敢過去;孕婦死后不能風葬,必須火葬,否則胎兒會轉(zhuǎn)世人間危害活著的人;熊是鄂倫春人的圖騰,婦女吃熊肉時不是哪個部位都可以吃的,只能吃熊的下半身,不能吃熊的五臟,也不能鋪熊皮褥子;不許孕婦騎馬,否則馬匹會生病和死掉;婦女懷孕后不準看見死人,包括親生父母在內(nèi)也不能看,否則會使死人有罪而終,在地獄不能托生人世;女人不準將私生子弄死,否則到陰間要受到小孩的報應(yīng);忌諱女人多嘴多舌說別人的壞話,人們認為多嘴的女人死后,閻王爺會在她的舌頭上拴個鐵圈,由兩個小鬼來回拽折磨她;忌諱女人將吃剩的食物亂扔,否則死后將得不到可吃的食物等。
鄂倫春人定居以后,隨著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和居住條件的改變,對婦女的禁忌已逐漸減少,甚至基本解除。
三、 撫育過程
鄂倫春人的嬰兒是在搖籃里長大的,過去,鄂倫春人特別重視搖籃的裝飾。在搖籃嬰兒頭部兩側(cè)分別掛兩個木刻的小動物偶像,一個是小鳥,一個是小老鼠,刻畫的逼真可愛。據(jù)說掛小鳥可以使嬰兒不鬧耳底子,不得耳病,孩子能像小鳥一樣展翅飛翔,健康成長;掛小老鼠能使嬰兒頭腦發(fā)達,像小鼠一樣伶俐、活潑。在掛木刻小鳥、小老鼠偶像時,還要掛上已曬干的鹿鼻子以求吉祥。此外還掛少許用狍子趾骨等制成的裝飾品做陪襯。在搖籃背后還橫掛一串用大馬哈角脊椎骨串起來的飾物,當嬰兒啼哭時即搖晃搖籃,魚骨互相磨擦、撞擊,發(fā)出悅耳的聲音,隨著明快的節(jié)奏嬰兒便會慢慢睡著。同時在搖籃的頭頂部還掛上用黑布做成的小人偶像——護身符。護身符一大一小,它們的腰上纏有紅布,以象征吉利。夏天為了防止蚊蠅叮咬搖籃上面多蓋上沙布或白布,冬天為了御寒多蓋上狍皮,遷移時,母親將搖籃背在背上騎馬前進。孩子哭鬧時,母親將其轉(zhuǎn)到胸前喂奶。到了宿營地,在沒有搭起“仙人柱”時,一般先將裝孩子的搖籃掛在樹上。孩子出生后的一歲中,都是在搖籃中生活的,1周歲后才出搖籃開始走路,但睡覺還是在搖籃里。這種情況要延續(xù)到孩子2歲以后。
鄂倫春人母親對嬰兒的哺乳期往往延續(xù)到5-6歲,有時,母親生了第2個孩子,還要給第一個孩子吃奶,奶水不足時可以用馬奶喂養(yǎng)。
過去,在單一的狩獵經(jīng)濟條件下,鄂倫春族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實踐教育,而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獲得為人處事常識最直接的方式。男孩子從十幾歲就開始跟隨父兄和其他長輩學習打獵。按傳統(tǒng)習慣,初次獵獲的野獸不能獨自占有,肉要分給鄰里鄉(xiāng)親,內(nèi)臟慰勞獵狗,意在感謝鄰里長輩對自己狩獵技術(shù)的言教身傳,而女孩則從小要跟隨母親或老年婦女出去采集,這期間要學會識別幾十種可食的野菜、漿果及塊根植物。同時還要學習樺樹皮的剝?nèi)〖凹庸ぁW習縫制各種皮毛制品。鄂倫春族的民間文學藝術(shù)內(nèi)容十分豐富,過去在閑暇時間,父輩們經(jīng)常為孩子們講述本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神話故事及英雄故事。如《毛考代汗》、《阿雅莫日根》、《英雄毛意》等。通過這些傳說,使孩子們了解到本民族的歷史、社會結(jié)構(gòu)及習慣法,初步形成了民族的道德觀念。而傳說中英雄們的行為、道德觀,則成為鄂倫春族新一代人的生活準則。
過去,鄂倫春人相信萬物有靈,靈魂信仰是鄂倫春人原始宗教信仰的內(nèi)容之一。當孩子生病或受到驚嚇時多舉行招魂儀式當。 鄂倫春語稱“波別咧”,兒童輕度驚嚇,只是在口頭上“叨咕”幾聲而不舉行招魂儀式。而對重度驚嚇者,要請年紀較大的婦女來招魂。要準備一根紅布條,系上鈴鐺,或用小孩的衣服、帽子,一邊在孩子眼前搖來搖去,一邊哼唱“波別咧”歌。
“波別咧”的曲調(diào)溫柔、動聽,歌詞即興發(fā)揮。唱時歌聲由小變大,由悲傷到興奮。唱“波別咧”時,一般是一至二人,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
為了防止再受驚嚇,大人們還常用樺樹皮縫成“咔它”(指皮盒),把紅布條與小鈴鐺裝在“咔它”里,縫在孩子衣服后背。當孩子跑起時,鈴鐺就會發(fā)出“叮當”、“叮當”的響聲,一直伴隨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