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歌曲分類和歌舞分類(2)
銳藻君
錫伯族民間歌曲可分為田野歌、小調(diào)、敘事歌、婚禮歌等。
田野歌多為即興創(chuàng)作,被認為是最具有錫伯族民族風格的歌曲。流行較廣的小調(diào)歌曲有《獵人之歌》、《四季歌》等。敘事歌的每首歌都含有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代表作有《海蘭格格》?;槎Y歌也是錫伯族民歌中很特色的一種形式。在20世紀60-70年代,錫伯族民歌《世世代代銘記毛主席的恩情》唱遍了全國,表達了解放后的錫伯族人民對中國共產(chǎn)黨、毛澤東主席的熱愛。
代表軍事行動的舞蹈--擺陣:
秧歌舞和軍事行動結(jié)合稱為擺陣,是秧歌舞中最復雜的一種。一般是在兩個秧歌隊相遇時進行,既要進行舞蹈又要按陣法進行擺陣,所以事先都要進行多次排練,否則當兩個秧歌隊相遇,或不會民族禮節(jié)時,就會被圍困脫不出來,這是大丟面子的事。一般有以下三種形式:
見面禮。當兩個秧歌隊相遇時,首先要相互致意。先由兩個隊伍交插編辮,然后每隊變化成兩行,形成了相對的兩支隊伍,再由兩方飾清朝官員的“老爺”出場,身穿清朝服裝,長袍和馬褂,頭戴頂子和翎子,邁著方步由自己的隊伍排尾走到排頭,頭不晃但翎子能上下前后擺動,如表示騎馬時有馬僮跟隨。當兩位官員行至各自隊伍排頭時,以錫伯語互相致意,然后進行親近的靠膀禮。
擺陣。有一字長跎陣和八掛陣,當兩隊秧歌見面禮行過以后,就進行混合舞蹈,先擺成一字長蛇陣,兩隊隊員,編辮、插檔進行,要求不停的舞蹈,又能擺出陣形,變化為一個大圓圈。舞到一個階段,就改為八掛陣,由一個大圓圈變化為八個小圓圈,每個小圓圈都由兩隊隊員組成。兩隊都盡量發(fā)揮出其表演技術(shù)水平,如果配合得好,頗為優(yōu)美,既有舞蹈,又有隊形。然后再變?yōu)橐蛔珠L蛇陣,最后兩隊分開,致意告別。擺陣的難度大,又必須兩隊都訓練有素才能進行。如一方跟不上就會亂了隊形,所以如兩隊相遇,其中有一隊擺陣沒有把握時,就會自動在進行見面禮后分開,而不進行擺陣。
跳龍門。是更復雜的一種,在正月十五左右耍龍燈,如果龍隊與秧歌隊在途中相遇,秧歌隊就要跳龍門,有一定的套數(shù)和步法。為供群眾欣賞,長龍搖頭擺尾要欲將秧歌隊擋住,而秧歌隊力圖闖過去,又要舞蹈,又要表現(xiàn)耍鬧龍門的姿態(tài),所以精彩無比。待達到一定高潮的時候,由“傻公子”領(lǐng)著秧歌隊按一定的套數(shù)和步法跳過龍門,而后兩隊致意告別。
薩滿歌:是過去薩滿、爾琪、斗琪和相通等巫師為人“跳神”治病時唱的原始宗教歌。頌歌,一般是歌頌家鄉(xiāng)的山河、土地,贊美主沿的品德,贊頌美好的事物,包括歌頌從前為人民做好好事而立功受獎和為家鄉(xiāng)謀過幸福的官吏、英雄人物、長輩先賢等。如《頌恩人》、《美麗的家鄉(xiāng)》、《察布查爾頌》、《伊犁河頌》、《人人贊美德》等。
勸導歌:是鼓舞人們上進,對人學習,養(yǎng)成美好品德的歌曲?!独先烁琛?、《父母心》、《老師言》、《舅你歸正道》、《農(nóng)耕好》、《勤儉為榮》、《齊心合力》、《莫急躁》、《歲數(shù)歌》、《游手好閑可恥》、《勸學歌》等。
習俗歌:反映了錫伯族喪葬、婚姻、勞動、游樂、禮展出、信仰等方面的風習,如喪葬方面有《器葬歌》,婚姻方面有《說親歌》、《哭嫁歌》、《勸嫁歌》,勞動方面有《四季歌》,游樂方面有《叼羊歌》,禮節(jié)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希林媽媽歌》等。另外還有田野歌、打獵歌、情歌、宴歌、格言歌等;同時錫伯族民間文學中,傳說和故事也占相當重要的位置,而且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