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探花陳慶之 7千白袍軍力戰(zhàn)30萬魏軍(號不敗戰(zhàn)神)(3)
名姝郎
司馬光是個講究“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儒家學者,《通鑒》南北朝紀年不見北魏、北齊、北周,只有宋、齊、梁、陳,很明顯,司馬光是以南朝為“正統(tǒng)”。 他的助手劉恕對此也曾有異議,寫信表示:“正統(tǒng)之論,興于漢儒,推五行相生,指璽紱相傳,以為正統(tǒng)……而魏晉南北五代之際,以勢力相敵,遂分裂天下,其名分位號異乎周之于吳楚,安得強拔一國謂之正統(tǒng),余皆為僭偽乎?”但看來這抗議最后也沒有用。
既然司馬光以南朝為正統(tǒng),對“所向披靡”的蕭梁大將陳慶之,當然要大書特書。我們可以看到,在《通鑒.梁記》里,陳慶之的出鏡率相當高,而且基本全盤照搬《梁書》。
那么,現(xiàn)在的關(guān)鍵就在于判斷《梁書》與《魏書》就洛陽保衛(wèi)戰(zhàn)的記述誰更接近事實了。
我個人的傾向,是更相信《魏書》,雖然它也不算十足信史。但兩部非信史,當棄更不“信”的那一部。而《梁書》中關(guān)于洛陽保衛(wèi)戰(zhàn)的記述,實在是破綻百出。
首先,“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右仆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這頭一句就有問題。芮芮,即柔然,向是北魏的心腹大患,不曾幫北魏打南朝。當然,北魏軍隊里也可能有柔然人,因為北魏曾先后將內(nèi)附和俘獲的柔然、敕勒及內(nèi)地漢人遷于六鎮(zhèn)及平城等地,并使之充作隸戶和營戶。但這與《梁書》中的芮芮派兵與北魏聯(lián)合攻打洛陽,卻是兩碼事。司馬光也曉得這點,所以編《通鑒》時偷偷把它拿掉了。
其次,“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zhàn),傷殺甚眾”,與后面的“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一句,頗有矛盾。陳慶之北渡黃河隨后東撤,若要遇到黃河南岸嵩高縣的潁水泛洪,只可能是東撤前回渡了黃河。但回渡之時,怎么可能避免與爾朱榮已布于黃河兩岸的30萬大軍作戰(zhàn)?在《魏書》和《梁書》中,均沒有陳慶之回渡黃河時的作戰(zhàn)記錄。那么,陳慶之及其部曲亂云飛渡仍從容?
最后,“慶之馬步數(shù)千,結(jié)陣東反,榮親自來追”,這句用四川話來說,就是“逗起鬧”。爾朱榮此戰(zhàn)首要目的是奪洛陽,滅元顥,現(xiàn)在洛陽攻下,元顥跑路了,就算要追,也會追元顥而不是陳慶之。相比之下,《魏書》的記述是大致可信的。唯有在渡江具體操作技術(shù)的環(huán)節(jié)里,《魏書》的說法沒有《梁書》可靠。畢竟,只靠幾艘小船加個向?qū)В湍軒?ldquo;特種部隊”渡江,大敗對方5000馬步,也有點離譜。司馬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綜合了《梁書》與《魏書》的記載,干得不壞。
所謂“功高震主”,何況元顥還算不上是陳慶之的“主”,不過是蕭梁扶持的一個傀儡政權(quán),陳慶之則仿佛于元顥臥榻之旁鼾聲如雷的欽差大臣,令其不爽多于倚重。
《梁書·陳慶之傳》中對元顥這個人評價很低,揭發(fā)其人“既得志,荒于酒色,乃日夜宴樂,不復(fù)視事”。而《魏書.元顥傳》也差不多,說他“日夜縱酒,不恤軍國”。元顥既然是個慫貨,自然會對陳慶之有所猜忌。部將元延明曾對元顥說:“陳慶之兵不出數(shù)千,已自難制;今增其眾,寧肯復(fù)為用乎?權(quán)柄一去,動轉(zhuǎn)聽人,魏之宗社,于斯而滅。”元顥于是更加疑懼,生怕陳慶之找梁武要兵,上表說:“河北、河南一時已定,唯爾朱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今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復(fù)加兵,搖動百姓。”于是梁武也就沒再給元顥派援軍。
到了元顥將敗亡的時候,陳慶之很可能已經(jīng)沒多少實際軍權(quán),因此《魏書》里洛陽保衛(wèi)戰(zhàn)才沒他多少戲份。這里有條比較具備說服力的材料,《洛陽迦藍記》記載,元灝敗逃被俘時,“所將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帶了7000人,其時元顥不過是個光桿司令。到了洛陽元顥即使擴充兵力,也很難是“江淮子弟”。因此,元顥被俘時率領(lǐng)的這5000“江淮子弟”,極可能就是陳慶之原來的部曲。他們之所以解甲相泣,不是為了戾主元顥,而是為了故將軍陳慶之。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那句突兀的“唯慶之一人走免,自余部眾皆見俘執(zhí)”,至此也有了一個完滿解答。
其實,即使陳慶之掌有兵權(quán),也未必能絕對不敗。洛陽保衛(wèi)戰(zhàn)敵我懸殊,內(nèi)外交困,慶之只得敗走,還有說辭,但他此后與魏堯雄的戰(zhàn)斗,則難再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