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 杜甫被后世稱為是什么(被譽為詩圣)
初真醬
杜甫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作,這些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值得我們反復的去閱讀和品味。那么,既然杜甫在文學方面的貢獻如此之大,究竟杜甫被后世稱為是什么呢?接下來,我就給這些想要了解杜甫生平的朋友們介紹一下關(guān)于杜甫的事件吧。
杜甫被后世稱為“詩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那么,杜甫被后世稱為是什么?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1、少年家境優(yōu)越
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2、中年仕途不順
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
3、為官時期的佳作
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zhàn)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zhàn)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并在回華州后,將其修訂脫稿。“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那么,杜甫被后世稱為是什么?其實,答案在前文中就已經(jīng)提到過了,杜甫被世人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之所以說杜甫的詩是寫實主義,是因為杜甫的大部分作品都于唐朝,當時發(fā)生的事件有關(guān),而且揭露窮苦百姓的生活,同時還反映了部分官僚主義作風,是非常接地氣的詩作。因此,從杜甫的詩作中,我們可以窺探到唐朝末期的百姓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