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西廟會絕活 舞中幡
夢筠桑
山西廟會有三多,人多、貨多、表演多。如果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里面鑼鼓喧天,不用問,不是舞獅就是舞龍;但看一群人靜靜地圍成一圈,甚至斂神屏氣,間或會喊幾聲好,那就有可能是舞中幡了。
所謂中幡,就是一根長約兩丈多的大竹竿,竿端有幡傘,傘端有幾串三角小旗,傘四周有一圈小鈴鐺,傘下面掛著一條繡有跡象字樣的長幡旗,旗周邊鑲有火沿。表演時,練家先把幡高高拋起,長竿總是垂直落下,藝人以頭額、鼻梁、后腦、手肘、膝蓋等部位去承接,竿頂裝有響鈴,承接時會發(fā)出丁零零的響聲,十分悅耳。如果是在鬧社火時表演舞中幡,常常需要走街串巷,走到街心牌樓時,因為幡比牌樓要高,技藝高超的藝人絕不會橫幡穿過,而是將幡用力拋起,使其從牌樓上面飛過,自己自然快速從牌樓門穿過,然后穩(wěn)穩(wěn)將幡接住。民間故有“中幡不怕過牌樓”之諺。
舞中幡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鄭國大將穎考叔的舞大旗。據(jù)說鄭莊公在閱軍選將的時候,曾特制了一面大旗,將它豎立在戰(zhàn)車上,四面用鐵索綰住。旗桿長三丈三尺,旗面一丈二尺見方,上面掛著24個金鈴,旗上繡著 “奉天討罪”四個大字。鄭莊公傳令說,如有人能手執(zhí)大旗,步履如常者,拜為先鋒。只見穎考叔左手撩衣,右手打開鐵索,從背后倒拔大旗踴身一躍,那旗桿早拔起到手,再將左手搭住,順勢一個轉(zhuǎn)身,右手托起,左旋右轉(zhuǎn),好像耍弄一桿長槍,大旗被耍得呼呼作響,卷起展開,展開又卷起,正是現(xiàn)在舞中幡中的前后背花,十分威風(fēng)。
舞中幡是否源于穎考叔舞大旗還有待考證,但由于古代軍隊出征時旗幡繁多,因此它應(yīng)該是舞中幡最初的源頭。舞中幡的表演技巧主要有“朝天一炷香”、“霸王舉鼎”、“浪子踢球”、“老虎大絞尾”等,動作講究穩(wěn)、準(zhǔn)、脆、帥。這樣精彩的表演出現(xiàn)在廟會上,自然能吸引人們圍攏觀瞧,惹得四周好聲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