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清市名勝古跡(2)
朦朧海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運河鈔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運河鈔關位于臨清市城區(qū)內(nèi)運河旁,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于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也是目前僅存的一處運河鈔關?,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臨清鈔關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督理關稅,下設五處分關,直控督理關稅。萬歷年間征收稅銀八萬三千余兩,多于京師崇文門稅關,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占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運河漕運停止,鈔關署治遂廢。
臨清運河鈔關為一組建筑群,自運河而西依次為河口正關、閱貨廳、“國計民生”坊、關堞、儀門、正堂等。南北三進院落,置設穿廳、船料房、鼓鑄坊等,占地四萬平方米 ,廳堂坊舍室四百余間。占地東西長130米 ,南北寬96米 ?,F(xiàn)存兩進院落,前院為公署辦公區(qū),后院為倉儲區(qū),南部住宅區(qū)現(xiàn)大部分成為民居。主要古建筑為儀門、南、北穿廳、科房、船料房等80余間,面積六千余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鈔關官員住宅若干,保存較好。建筑大都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
臨清運河鈔關是目前全國僅存的運河鈔關,對研究當時的歷史、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城市發(fā)展均具重要價值,是研究漕運歷史、封建社會經(jīng)濟關系、社會形態(tài)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它還是明代萬歷年間王朝佐反稅監(jiān)斗爭的歷史見證,也是著名小說《金瓶梅》一書中多次描寫的一處重要史跡。
臨清鰲頭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鰲頭磯位于臨清市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的結合處,是一組結構精巧、古樸典雅的樓閣式建筑,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是會通河和通惠河的連接處,為了調節(jié)水位便于航運,臨清城內(nèi)有很多段運河和古閘橋。鰲頭磯之名緣于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當年的會通河在靠近衛(wèi)河附近分為兩支,分別在南北兩處流入衛(wèi)河,因此,在會通河與衛(wèi)河之間形成了一塊周圍環(huán)水的狹長陸地,人稱“中洲”。鰲頭磯處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間在此疊石為壩,狀如鰲頭,兩支運河上的四處河閘象鰲的四只足,廣濟橋在鰲頭磯后象其尾,明代臨清知州馬綸為觀音閣題名曰“獨占”、“鰲頭磯”,明代書法家方元煥書,以賦予其“獨占鰲頭”的意境?,F(xiàn)尚存古建筑一組,周圍樓閣環(huán)抱。北殿稱“甘堂祠”;南樓名“登瀛樓”;西殿曰“呂祖堂”;東樓謂“觀音閣”。閣建于樓上,呈方形,正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瓏別致。整個建筑結構嚴謹,布局得體,玲瓏纖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區(qū)典型的木結構建筑群。明清兩代,運河漕運鼎盛之時,文人騷客常登臨樓閣眺望運河,見船來舟往、帆檣如林,即寄情抒懷、賦詩唱和。鰲磯凝秀遂成為運河繁榮時期臨清的一景。
臨清舍利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見上 舍利寶塔
清真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位于臨清市區(qū)西北部元代會通河與衛(wèi)河交匯處,俗稱北禮拜寺,是一座保存教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根據(jù)寺內(nèi)碑刻記載,至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了。此寺占地面積約2萬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沐浴房,南、北講經(jīng)堂,南、北角樓,正殿,后殿,影壁,后門等殿、堂、樓、閣86間。望月樓為歇山重檐牌樓式建筑結構精巧,玲瓏別致。門楣正面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后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正意誠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現(xiàn)存更樓、月臺、正殿、傳屏、北講堂等大小房屋80余間。正殿前半部為四阿廡殿頂,正脊兩裝有鴟尾, 后部為重檐,結頂呈山字形。中為八角攢尖頂,后出抱廈,兩側各掩一四角攢尖頂。坡度比較大, 森然聳峙,錯落有致。整組建筑除個別建筑形式透露著外來氣息外,基本上屬于當?shù)鼗刈褰ㄖL格。始建年代無考,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2年,被批準為省級保護單位。
臨清清真寺建筑規(guī)模宏大,幾近宮殿。山門、東講堂雕梁,掛落上平雕、圓雕、透雕頗具徽派風格;建筑構件吻、走獸、仙人、套獸脊塊、瓦當?shù)扔肿鹨了固m教無偶像崇拜全部嬗變?yōu)榛ɑ芗y飾。壁畫、圓光、匾額、瓦聯(lián)等既有《古蘭經(jīng)》、《圣經(jīng)》箴言,又融漢文化《論語》、《中庸》、《易經(jīng)》精髓,書體既有漢文化的楷體、行書,又有穆斯林庫法體、波斯體,質樸相融,相得益彰。建筑風格既具有伊斯蘭宗教建筑特點,又更多地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的木結構建筑風貌。在魯西北地區(qū)可稱寺廟之冠,充分表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體現(xiàn)出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清真東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寺,與北寺遙相呼應,是著名的臨清三大寺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建筑有大門、二門、穿廳,正殿、對廳、南、北講經(jīng)堂、沐浴室等組成。正殿為宮殿式造型,殿頂呈凸字形四角飛檐,門為落地格扇。殿內(nèi)松木地板,懸阿文經(jīng)字匾六塊,水彩各形阿文通天木柱八根。尤為珍貴的是殿內(nèi)至至今保存30副綿紙壁畫,為國內(nèi)同類建筑中僅見。綿地壁畫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麻刀灰抹墻不同,而是采用羊毛悶灰抹墻,然后在其上創(chuàng)作壁畫,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壁畫與其他寺廟單線平涂技法明顯不同,具有宣紙洇潤的藝術效果。幾百年色彩不褪,墨分五色,栩栩如生,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特殊貢獻,極具研究價值。殿內(nèi)圣龕兩側為阿文圓光,左側字意為:“你們進入穆斯林行列吧”。右側字意為:“你們進入主的樂園吧”,殿堂內(nèi)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落地格扇,六門相連,八角兩窗,前有門樓彩繪精雕,造型別致。上懸古匾三方,為“萬化朝真”、“一本萬殊”、“道有統(tǒng)宗”。整個建筑融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與伊斯蘭文化為—體,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藝術精品。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大寧寺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大寧寺,坐落在臨清商場街,衛(wèi)運河東岸,始建于宋朝,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毀于火,后重建。明嘉靖、萬歷,清乾隆,民國多次增建、續(xù)修。全寺原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殿、堂、室百余間,寺院平面呈縱長方形,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山門、佛殿、戲樓、大雄寶殿、伽藍殿,東西兩側輔以對稱禪堂、齋堂,是壯麗于諸剎的建筑群。大寧寺門楣匾額“大寧寺”,原為鄉(xiāng)貢士方元煥所書,后毀于兵燹,現(xiàn)存匾額為民國十七年(1928年)縣長馬銳補題,字徑尺半,飽滿遒勁。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該殿為臨清現(xiàn)存唯一完整的佛教寺觀古建筑。有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大寧寺穩(wěn)重長老重修大雄寶殿碑記》,記載當時“環(huán)四周為市廛,金銀線布,貝玉珠璣堵積如山”的民間商業(yè)繁榮景象?!杜R清州志》中記載有謝榛和朱彝尊等人吟詠游覽的詩篇。
1992年,臨清市政府為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房地產(chǎn)政策,滿足廣大信教群眾的宗教生活,將大寧寺歸還佛教協(xié)會管理使用。2011年6月份,經(jīng)聊城市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和臨清市民宗局、市文廣新局批準,在堅持“保護文物古建筑原貌,不破壞文物價值”的原則基礎上,對大雄寶殿頂部及墻體進行修繕。經(jīng)過多次維修擴建,目前全寺面貌煥然一新。大寧寺被列入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對臨清參與大運河申遺活動又增添了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