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高徒閔子騫的傳說
卿碩
百善孝為先,古往今來,忠孝義舉的故事不斷在齊魯大地發(fā)生和流傳著。在濟南,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古代孝子,現(xiàn)在市區(qū)還有一條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和以其墓地建設而成的一處孝文化博物館,他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孝子———閔子騫。在歷城區(qū)山大路街道百花公園西鄰,有一處孝文化博物館名叫“崇孝苑”,內有閔子騫墓。兩千年過去,閔子騫“單衣順母”的故事被歷代所推崇。
閔子騫(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魯國(現(xiàn)魚臺縣大閔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并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
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騫少時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蘆花衣?lián)p,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為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復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后母。
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逼涓高@才饒恕了后妻。從此以后,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贊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后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閔子騫崇尚節(jié)儉,魯國要擴建新庫房,爭取他的意見時,他批評說:“原來的庫房就很好,為什么再勞民傷財去改造?”孔子贊成他的意見,贊揚說:“這個人平時不亂說,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
季桓子想聘請他當費邑宰,管理費地。開始時閔子騫不同意,對來人說:“好好給我辭去這個職務,如果再來,我就離開此地到汶上去(暗指離魯奔齊)?!笨墒呛髞斫浛鬃觿裾f,還是任了費宰,并把家遷到東蒙之陽,村名閔子莊(今閔家寨)。他治理費地很有成績,但看不慣季氏行為,最后毅然辭職。由此可以看出閔子騫剛正不阿的品格。
閔子騫曾隨孔子去列國游學,病卒于長清縣內。閔子騫葬于何地尚無確址,但他兒子閔沃盈葬在閔家寨卻是人所共知。因此,閔家寨閔子祠成為海內閔氏續(xù)譜處和祭祀處。其面積約有二十余畝,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陽門三間,上懸乾隆皇帝手書“篤圣祠”三個金光大字,今尚有遺址。
濟南也有閔子騫的紀念祠堂,坐落于百花公園西側。門口上方黑色牌匾上書寫著“崇孝苑”三個金色的大字,旁邊的落款“中石題”則表明這是魯籍書法家歐陽中石所寫。從祠堂一側向北走約20米,就是閔子騫墓。墓已修葺一新,高約3米,成圓形,墓前放置多尊石馬、石龜?shù)仁?。墓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祭文。閔子騫墓東側有一個長廊,墻壁上刻著“二十四孝圖”,閔子騫的故事排在第三位。
據(jù)記載,上世紀60年代前,閔子騫墓規(guī)模很大,墓區(qū)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墓堆封土直徑有七八米,高約十幾米,周圍還有合抱粗的古樹30余棵,歷代碑刻十余尊。但后來墓區(qū)遭到嚴重破壞,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毀,封土被挖去燒磚瓦。后文物部門對墓園進行了修膳,墓園西側的南北向道路命名為閔子騫路。
歷史上,閔子騫的傳說流行于全國各地,曾經家喻戶曉。在濟南,以古墓、古祠和水鄉(xiāng)特有的蘆花等地方風物為依托,閔子騫的傳說故事世代流傳,與大舜、郭巨等共同構成濟南號稱“孝里”的孝文化。
閔子騫故事三則
一、孔子訓鵝
閔子騫辭官后,日子過的十分清苦。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公冶長等人路過閔家莊,順便到閔子騫家看看。閔子騫見老師來了十分高興,就張羅讓妻子做飯。媳婦說:“咱家有大米,做米飯吃行不?”
閔子騫說:“老師吃米飯倒行,就是沒啥菜呀?”
媳婦說:“咱家還有兩只鵝,咱就先把那小的殺了吧!”說著,就把小鵝綁了起來。
閔子騫說:“俺師徒好幾個,這個小鵝不夠吃呀?”
“那就殺大鵝吧!”媳婦說著又把大鵝捆了起來。
孔子在堂屋里坐著,見閔家貧寒的很。忽聽屋后有兩只鵝“啊啊”亂叫,就問公冶長:“公冶長,你通鳥語,你聽聽你閔賢弟家的鵝說什么呢?”
公冶長豎起耳朵聽了聽,說:“是閔賢弟見咱師徒來了,要殺鵝給咱吃。兩只鵝打譜殺一個,大鵝給小鵝說:‘俺死以后,你要好好給東家看家,白天防著黃狼鼠,夜里小心花狐貍,沒娘的孩子要學會照應你自己。’小鵝說:‘俺死后,你甭哭來也甭煩,俺就像一個短命的小孩子,你甭哭壞了身子,沒人侍候你。你也得好好給東家把家看,白天防著黃狼鼠,夜里小心花狐貍。’”
孔子聽了公冶長的話,就說:“你去給您閔賢弟說,一對鵝,哪個也別殺,他要殺,咱就不在他家吃飯了?!?/p>
閔子騫最聽孔子的話,趕緊把兩只鵝放開了,鵝站起來撲拉著雙翅,“鵝鵝鵝”地朝閔子騫施禮,閔子騫說:“你甭謝俺,是堂屋里的老師不叫殺你的,你去謝謝老師的不殺之恩吧!”
兩只鵝來到孔子腳下,往上點了三下頭就要走??鬃诱f:“二鵝回來。往后下河不準你把魚蝦傷,你想活來它也想活。頭上我給你按個紅疙瘩,從今后,你要口銜青草念彌陀!”
鵝遵了孔子之命,從此以后,就只吃青草,不逮魚蝦了。
二、閔子騫辭官
閔子騫成名后,被魯君派往費邑為宰。他在費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費邑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秋糧剛剛收獲,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臣陽虎便趕來催繳賦稅。
閔子騫說:“官稅剛剛收了一部分,等收齊后我親自送到國庫里去?!?/p>
陽虎擺擺手,說:“費邑是季氏的私邑,官稅直接交給季氏就行啦?!?/p>
閔子騫是個實在人,不由地問道:“我生在魯國,長在魯國,如今又為費邑宰,怎么從沒聽說過費邑是私人的邑地呢?”
陽虎不耐煩地說道:“魯定公以弟繼承兄位,也是不合理的,這都是季氏擁戴他的結果。如今國家大權掌握在季氏手中,這費邑還不是季氏家的嗎?”
閔子騫聽了,憋了一肚子氣。自己全心全意治理費邑,原以為是替國家出力,沒想到干來干去竟是為私人賣命,于是決定辭去官職。他在辭呈中假說父親年高體弱,老病纏身,要歸家侍候老父,以盡孝道。因忠孝不能兩全,所以要辭去費邑宰的職務。
魯君聞知,連忙派人勸阻,但閔子騫主意已定,堅辭官職。不待魯君批準,就匆匆離任,隱居到汶水之濱,從此再也不肯出山為官啦!
三、大風旋起閔子騫墓
傳說閔子騫的兒子閔沃盈平時不聽話。閔子騫年邁的時候,囑咐兒子:“我死了之后,要用個石匣(即石棺材)?!?閔沃盈問他:“你學問這么高,看好穴地(墓地)了嗎?”閔子騫說:“一直往南走,抬到高山就行。”
閔子騫死后,閔沃盈想:我一輩子都沒聽老爹的話,這次可要按他說的辦。于是請人雕鑿了一個石匣,又請人抬著尋找有高山的地方。當來到濟南柳家店時,天近黃昏,大伙又累又餓,于是把石匣放下,便在柳家店住下了。
這天夜里,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一直刮到第二天清晨。等閔沃盈出門時發(fā)現(xiàn),放石棺的地方堆起了一個高大的土丘,土丘是昨晚刮旋風時旋出來的。再一打聽,原來放石匣的地方就叫“高山”。閔沃盈認為這就是父親說的穴地,于是祭拜一番后,便帶著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