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豐縣春節(jié)習(xí)俗
簫笛氏
入臘
一入臘月就有年味了,開始有人上門派送灶王爺像,價格不貴,一角錢張。不能說買,只能說請。特別是家的老年人,一再告誡小孩子們,臘月里不許說不吉利的話,不要打人罵人,弄破身上的衣裳,更不要打碗。進入臘月神靈下界,草棒上都有神。神靈時時刻刻監(jiān)視著民人。
臘八,是過年的一個界線,民間有俗語,“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也就進入了過年的日子?!芭D八亂市”是古老的過年風(fēng)俗,把東西放到“三道街”上,也沒有人管問了?!叭澜帧迸f時市場物品交易總的分為三個區(qū)域,各自擺攤,相互不竄行。臘八亂市意思是,賣年貨的人可以在市場上自由擺攤設(shè)點,平時街頭巷尾不賣東西的地方,也可出攤了,合規(guī)合矩,禮順成章。一九四九以前,豐縣每日四關(guān)外輪流成集,到臘八四關(guān)不再輪集,每天都是集日。目的方便人們趕年集,歡歡喜喜迎新年。舊時冬天大多數(shù)人無事可做事,人們相邀到集市上,買不買東西,也要感受過年的氣氛,把趕年集作為一種游樂享受。
最先忙年的要數(shù)磨房了,進入臘月磨房就緊張,那時人窮,一個莊上也沒有幾盤石磨,家庭主婦把過年的糧食準備好,要提前幾天問磨主,某日得閑能輪到自己推磨,大家一一排隊,有的等上十多天是常事。那時石磨推面十分慢,有的用人力推,或借牲口拉磨。過年人們要推幾種面粉,發(fā)饃、餃子小麥面粉,;黃團子小米、稷子面粉;丸子綠豆雜糧面粉。孩子們也高興起來,相聚在村中空曠場地上,點燃鞭炮,引得更多的孩子圍觀,這鞭炮聲使他們更加對新年的盼望。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資匱乏,孩子們放了寒假,開始張羅紙張,學(xué)過的課本、作業(yè)本、報紙拿到趕鞭炮的作坊換鞭炮,豐縣城西鞏莊,城東郭樓鞭炮最為著名,三斤書本紙可換一盤五十頭的“大雷子”。農(nóng)村人也開始精神起來,那時候有一種聲音打破了平日寂靜鄉(xiāng)村,殺年豬,東莊豬叫,西莊豬嚎。鄉(xiāng)村的小路上能見到提著豬肉,拎著豬頭的人們。
蒸年饃
年饃是過年必備的食品之一,過得再窮的人家,也要想法蒸上兩鍋年饃。一九八O年以前,人們注重蒸年饃,過了臘月二十就開始蒸年鏌了,那時農(nóng)村很少有蒸籠,用的是一種名叫“鍋各拉”的兩棋麥桿籠。一家有“鍋各拉”,各家排著隊的借。蒸年饃也有次序,先黃團子,接著菜饃,最后是發(fā)饃。過年蒸“棗山”的人家少,只有富家和做生意有錢的人才蒸“棗山”。把棗精選用溫水洗泡備用,小麥粉和面發(fā)酵搟成厚約一公分,直徑約25—40公分的圓面餅。面餅外圈相隔一公分插入面內(nèi)一棵紅棗,第二層再用一個圓面餅,直徑小于第一層棗內(nèi),接著在面餅上排棗,這樣依次上疊,最后餅上只能點一個紅棗。放到麥桿籠里蒸,外面全是棗,成一個分層的錐形,紅白相嵌,非常美觀。一九九O年以后,蒸年饃時間推后了,數(shù)量也少了。
二OOO年以后人們不在重視蒸年饃,直接到饃店買一點發(fā)饃就可以了?,F(xiàn)今只有很少的人家還在蒸年饃,那花樣繁多的年饃,只有在記憶中了。全家人為蒸年饃忙一天,出鍋放到柴箔上晾透,收到篰籃里;砂缸里,家中到處都放著年饃的現(xiàn)象,再也看不到了。蒸過年饃,接著炸丸子,炸丸子也稱過油。豐縣人過年油炸食品較多,素丸子、肉丸子、焦葉、藕夾、干魚、鮮魚、土豆片等等。這些也成了孩子們的零食。
送花
農(nóng)歷臘月二十開始,逄雙也是送花的日子。所謂送花出嫁頭三年的閨女,娘家要買過年的東西到女婿家。這一古老的風(fēng)俗至今還在延續(xù)著,只是所買的東西有所變化。送花所備禮品,有著風(fēng)規(guī)俗成。紅花兩朵,綠葉黃須彩臘紙扎成。鞭炮兩盤,俗稱“大雷子”單丟雙捻炸開細紙加花。柿餅四至六斤、意思是事事如意。圓棗四至六斤,一種多核的小黑山棗、意思是多子多子。糖盤四塊,糕點六至八斤。(可選蜜三刀、炒糖、開酥、蜂糕。)禮肉十至二十斤不等。用箢子盛著,箢底要放錢,是為女兒備的,過年女兒要給婆家小輩壓歲錢。還要給女兒家的奶奶、嬸子、大娘帶上幾斤糕點。買的禮品多要跟一個小男孩,名義上是背箢子,婆家要給小男孩開賞錢。婆家要備豐盛酒席招待。帶來禮品還要回禮,如果見樣四斤,一樣回二斤,六斤也是回二斤,如果是見樣八斤,要回對半。
祭灶
這個小標題應(yīng)該是“關(guān)于祭灶”二字,為什么是關(guān)于祭灶呢?因為豐縣的祭灶日子與全國其他地方有著較大區(qū)別。這里要費些筆墨說一說。祭灶豐縣說“送老灶爺爺上天”,筆者從一九八三年就喜歡搜集豐縣民俗,后來發(fā)現(xiàn)豐縣人祭灶與全國其他的地方時間上不同??墒秦S縣目前的一些志書或者關(guān)于過年的文章,說臘月二十三祭灶,可以說這是不準確的,他們根本沒有到豐縣民間去調(diào)查,只是附會了一種流行的說法,這不附和豐縣的實際民俗。全國祭灶時間基本上是官三民四,官家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民人臘月二十四。二十三是小年,打掃衛(wèi)生祭灶君。豐縣祭灶的時間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晚上,由家庭主婦把一個小桌搬到灶臺處灶君像前,桌上擺上糖瓜等供品,燒香磕頭并嘴里禱告,“老灶爺爺您是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孩子不懂事拋米灑面,您多多原諒”?然后把灶君像從墻上揭下來,留住上面的黃歷頭,把灶君像燒掉。解放后演變?yōu)椴逡恢憧念^禱告,沒有了供桌與供品。
筆者一直不明白豐縣為什么是正月十五祭灶,引起對這件事的調(diào)查興趣,以縣城為中心東西南北四鄉(xiāng)求證祭灶時間,他們的回答正月十五,這給我三十年前的調(diào)查一致。豐縣在正月十五祭灶目前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如果再追問這些老年人,他們會說一輩輩傳下來的,正月十五的祭灶有可能更早遠。熟知豐縣民俗人士可能知道,正月十五祭灶又和豐縣流行的民俗相背。過去兩個人在外邊見面好說一句這樣的話,“你出來啦,誰在家看家”?“老灶爺爺看家”。舊時灶君是上帝派到家中一位神,長年駐在家中,對家中發(fā)生的好事、壞事了如之掌,到過年時灶君把家中一年發(fā)生所有情況向玉皇大帝回報,如這家過的不好,請神靈喑中幫助等等。因此豐縣產(chǎn)生一句歇后語,老灶爺上天一一有啥說啥。
豐縣為什么是正月十五祭灶,目前沒有人能說清道明。筆者根據(jù)豐縣的民俗總結(jié)認為,正月十五祭灶是不正確的,因為從年除夕傍晚貼上灶君,到正月十五就半月時間就把灶君送走了,這幾乎一年的時間不在家,又何談是一家之主,又怎能知道你家中這一年的情況,怎能保佑你的家庭平安。正月十五祭灶,至今仍在豐縣流行,起源于何時,目前找不到答案,最起碼從清末就傳承下來了。為什么在正月十五祭灶,筆者認為(只是個人觀點)這與神靈下界回宮有關(guān)。民間認為年除夕眾神下界與民同樂,正月十五回宮。灶君正月十五回宮可能是一種訛誤,混淆了與眾神一起回宮的日子,時間久了衍變成民俗。
趕年集
臨近過年前的幾天里,人們見面好問,“年操得怎樣了”?回答最多的一句話,“到那天就齊了”。這一問一答的意思,是人們對過年的重視,只要新年不到,買不完的東西,忙不完的年。從臘月二十五至除夕這是年集最熱鬧的日子。本地“雞腿蔥”,山東滕縣“黃姜”,小磨“五香粉”都是熱銷貨。冬日集市是灰色的,年畫把街道點綴得鮮艷起來。灶君像、門神、財神、玉皇大帝像等年畫,五顏六色引人入目。鋪在街面上用秫秸壓著防止風(fēng)吹,這一張張民俗味很濃的年畫,除本縣印刷的年畫外,更多來源于河南的朱仙鎮(zhèn)、山東的維坊。西關(guān)大街老衙門東是賣鞭炮的市場,這里是年集最熱鬧地方,賣鞭炮的人為了吸引顧客,站在裝鞭炮的木箱上,用竹桿挑著鞭炮劈里啪啦響起,這邊煙霧末盡,那邊又響起。滿地紙片隨風(fēng)飄動,人聲鼎沸,鞭炮齊鳴加雜響亮的叫賣聲,“梁山的鞭炮來啦,水泊梁山的,聽聽響不響”,這邊不甘示弱“豐縣東郭樓的大雷子,東郭樓的”…….
除夕是最后半個年集了,即時年貨辦齊的人家,也要挎著籃子、箢子到集市上看看,有無自己漏買的東西,買年畫、請束香、換碗筷,俗話說“年集滅會”,這時的東西賣的最便宜,小商販的吆喝聲音也最高,此刻最熱鬧的地方要屬鞭炮市啦。
有句話是“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各行各業(yè)的人員,再忙年前的幾天里,也得抽時間剃頭、洗澡。實在忙不完的人,也要在除夕這天剃頭洗澡,因此剃頭洗澡的人除夕最多,人們都要干干凈凈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