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的來歷
宏毅郎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來丈高的土臺,人們都叫它“閼(è)伯臺”,臺上有一座廟,人們叫它“火神廟”。說起閼伯臺和火神廟,倒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都吃生食,后來由于打雷閃電和刮風(fēng)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樹籽和來不及逃走的野獸等物燒熟了。人們揀了吃,發(fā)現(xiàn)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于是慢慢學(xué)會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時候沒有現(xiàn)成的取火工具,人們一見打雷觸電森林起火,就如獲至寶,千方百計想辦法保存火種。
有一次,帝嚳帶著他的兒子閼伯出外巡察臣民,來到一個地方,見這里的人們還拿著生食吃,大都身體虛弱,帶有病態(tài)。帝嚳十分可憐他們,問大家為什么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沒有火”。帝嚳問:“怎么不到別處去找?引來火種,別讓它滅呀!”百姓對他說:“找來幾回了,有時因為柴草供不上,有時因為洪水泛濫,都滅了?!?/p>
帝嚳四處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濫的河水浸滅火后的灰燼。他不禁長嘆一聲,心里想:咋能想個辦法讓火不滅才好。想了一會,他語重心長地對閼伯說:“你看,眼下幫助這里的臣民引來火種,并把火管理好不讓它滅,是關(guān)系著這里的臣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你是我最有能力的兒子,我想讓你辦這件事,如何?”閼伯是個忠誠、聽話的人,當(dāng)即就滿口答應(yīng)下來。從此,閼伯就成了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這片地方就成了帝嚳給閼伯的封地,封號為“商”。
閼伯被封到這里后,終日為火事操勞,忙得飯也顧不上吃,覺也睡不好。他先帶領(lǐng)百姓從很遠的地方引來火種,并想辦法堆成一個土丘,把火種置于丘上,上面搭上一個遮雨的蓬子,這樣,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澆滅,河水泛濫也不能把火浸滅。然后,他又親自帶領(lǐng)人們四處尋找柴草,由于閼伯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商”的百姓們不但可以到處生火,而且還能讓火經(jīng)久不息。大家感激閼伯,都說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給百姓造福來了。
閼伯死后,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以當(dāng)時最厚的葬禮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dāng)時的風(fēng)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包黃土。因而,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兒的地名,直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