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頸龍:西藏植食蜥腳恐龍屬于疑名/以蕨類為食
小壞蛋殘源
健頸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誕生于白堊紀末期,主要以蕨類植物和樹葉為食,平時大多都是使用四足進行行走,第一批健頸龍化石出土于中國,但是目前還處于疑名狀態(tài),屬于無資格名稱,不過也有人推測它可能是屬于梁龍科恐龍。
健頸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
健頸龍的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國的西藏地區(qū),科學家只了解到它可能屬于一種蜥腳類恐龍,但是還沒法明確它的種屬,所以至今都沒有為它進行正式的命名和描述,僅僅只是在1985年的時候由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趙喜進提到過這個恐龍種屬,并成為了西藏健頸龍,主要是根據(jù)它的特點取名,含義就是“巨大的脖子”,不過之后也有人認為它屬于蜥腳亞目下的梁龍科恐龍可能性更大。
西藏發(fā)現(xiàn)的恐龍
目前為止在西藏發(fā)現(xiàn)且正式被命名的恐龍只有芒康龍一種,不過在西藏的昌都發(fā)現(xiàn)的恐龍化石其實并不少見,但是由于當?shù)氐牡刭|(zhì)活動比較劇烈,所以化石大多非常破碎,所以很多恐龍都沒法進行分析,就像健頸龍一樣,科學家對其進行的了解也非常少。
蜥腳類恐龍的特征
蜥腳類恐龍一共多達100多種,它們大多具有類似酒桶狀的短粗軀干,但是它們的尾巴和脖子都非常修長,四肢則比較粗壯,呈現(xiàn)圓柱形,這類恐龍也是目前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重最大的恐龍之一,甚至在陸地生物中都是非常少見的龐大物種,因為它們的體長普遍超過了10米,最長的甚至可以達到40米以上。
梁龍科恐龍的特征
梁龍科恐龍是蜥腳亞目下體長最長的恐龍之一,普遍長度都可以達到27米,擁有著世界上最長的脊椎,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吊橋一樣,四肢像橋墩一樣粗且有力,而尾巴則像是鞭子,它們的腦袋還非常的修長且在頭頂長有一對碩大的鼻孔,不過它們的牙齒非常細小,呈現(xiàn)棒狀,非常適合研磨堅硬的植物根莖。假如健頸龍確實屬于梁龍科,那么它的體型應該也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