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風俗 詭異的“盂蘭節(jié)”節(jié)慶
正平子
農(nóng)歷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日,是民間較為另類和詭秘的節(jié)日,據(jù)說前者稱為“鬼節(jié)”,后者叫“盂蘭節(jié)”,皆與“鬼神”有關,有點神異色彩。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四(包括七月十五)各地都有不同的節(jié)慶習慣和過節(jié)風俗。吳川也不例外,這兩天的祭祀活動也很有特色,并有點詭秘和神異。
七月十五日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和房屋四圍焚香。
以往農(nóng)歷七月十四“鬼節(jié)”這天,吳川人家家戶戶都備酒菜拜土地公、拜神、祭祖,追先悼遠,“宴請”祖宗“神靈”。他們還蒸制長條形的米粉糕條祭拜,稱為扁擔糕,意為讓祖先挑衣服財物,還燒紙錢、花紙(表示布匹)、紙扎的花鞋、元寶、金錠祭奠先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又或祈求“神靈”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萬事如意。由此可見,“鬼節(jié)”是因傳統(tǒng)美德的孝心而起的。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jié)”獨特的人文內(nèi)涵。即使年代不同,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
用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稱為拜路頭。
七月十五:拜神、燒紙、祈平安
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節(jié)”,據(jù)傳始于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的"盂蘭盆會"。佛經(jīng)中《盂蘭盆經(jīng)》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也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于是“盂蘭節(jié)”延用為中國的民間節(jié)日,并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nóng)歷七月十五,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神靈”,祈求平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盂蘭節(jié)”祭“鬼”的風俗。過去人們在這天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晚上還準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無家可歸”“鬼神”。
吳川人習慣上也大搞七月十五日的節(jié)慶,雖然少提“盂蘭節(jié)”的節(jié)名。這天他們除中午隆重祭祀祖宗外,到了旁晚,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和房屋四圍焚香,把香燭燃插在地上,擺上香案和祭品去拜路頭,還燒一大堆紙錢、花紙、花鞋、元寶、金錠,“宴請”和祭奠外界的無主“神靈”,并祈“神靈”保佑,五谷豐登,老少平安。
聽老人說,過去梅菉每年七月十五日都搞大祭祀活動,叫“支幽”,也許是支走幽靈的意思吧?!爸в摹狈譃椤吧接摹焙汀八摹保吧接摹眱x式在位于蔗坡的養(yǎng)生亭舉行,請道士拜佛、撒米和撒粉團,備齊祭品公祭陸地上那些“無家可歸”的“神靈”。“水幽”則在河邊舉行,結(jié)紙船、放水燈,紙船紅燭照天燒,以祭祀水中的亡靈。
世界上是沒有鬼神靈異的,“山幽”和“水幽”無非都是為了追思先人,祈求平安罷了,民間習俗無論如何詭秘神異,一般都寄有美好的愿望。不管是七月十四“鬼節(jié)”或七月十五日“盂蘭節(jié)”, 無論是殺雞宰鴨抑或燒香燭焚紙錢,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fā),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這些節(jié)慶活動昭示著:人生在世,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已經(jīng)永遠離去的親人。這樣,人心才能知足平衡,生活才能平安幸福,社會才能穩(wěn)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