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岳大廟(2)
安翔
南岳大廟景點描述
第一進是正門,也叫 欞星門,由 花崗石砌成,門前有一對石獅子,姿態(tài)雄偉, 門內翠柏挺立,綠草如茵;
第二進為盤龍亭,又稱 奎星閣,舊時于此演戲。閣方形,臺基高約2米,花崗巖砌成,中有十字通道。閣樓木石結構,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檐下飾斗拱、彩繪雕鏤。覆斗形藻井中雕有一條巨大的鎦金盤龍,故又名盤龍亭。北面懸橫額:“古往今來。”柱聯(lián)為:“登峰巔俯視洞庭,高唱江從東去;問天下誰稱福地,長歌風從南來?!蹦祥芟掠小翱情w”豎額,柱聯(lián)為:“亭有盤龍,何不在天飛霹電;岳常集鳳,都來此地聽簫韶?!遍w的左邊有 鐘亭,原有一口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鑄造的重九千斤的大鐵鐘,右邊有鼓亭,過去置有一面直徑達2米的大鼓。二亭都為重檐歇山式建筑,現(xiàn) 修繕一新,新置了鐘、鼓。在二亭縱線的南面,還有二座六角攢尖亭。東亭置明成化年間(公元1460—1487年)尚書商輅撰的《重修南岳廟記)碑,西亭置宋代范純仁撰的《祭衡岳文》碑,東亭1944年被日機炸毀,現(xiàn)已恢復,亭內二碑均系八一十年代的復制品。
第三進為城門式的三大洞門,正中叫正川門,門內有玲瓏別致的 御碑亭,亭內有清圣祖 康熙四十七年(1708)為重修南岳廟而立的一個巨大的龜馱石碑,碑文系 康熙親筆;
第四進為御碑亭。八角重檐攢尖頂,紅柱碧瓦,飛檐翹角。檐下斗拱,玲瓏剔透。 亭周四面為紅墻,每方開一拱門,亭內置一巨大馱碑。狀似烏龜,古傳為負重之獸。碑高3.2米,寬2米,系整塊青石鏤成,上刻清康熙帝玄燁親撰的《重修南岳廟記》,全文297字,楷體,此碑為1985年重置。亭上有“御碑亭”豎額,額枋上書不同形體的古篆“壽”字二百個,寓意南岳為“壽岳”。
第五進為 嘉應門,現(xiàn)加以改建,內設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書畫院,大廟招待所等;
第六進為 御書樓。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四周繞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龍。樓上四周裝鏤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翹,為古代所罕見。南檐下有“御書樓”橫額。樓下原有御碑五塊,現(xiàn)已不存。
第七進為正殿,殿前是一塊大坪,正殿聳立在17級的石階上,正中的石階嵌有 漢白玉 游龍浮雕,正殿高7.2丈,為重檐歇山頂 建筑,內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頂覆蓋著橙黃色的琉璃瓦。并飾有寶劍、大小 蟠龍和八仙中的人物,飛檐四角,垂有銅鈴,檐下窗欞、壁板,都雕刻著各種人物故事或花木鳥獸,后墻上繪有大幅 云龍、 丹鳳。大殿臺階四周,有 麻石欄桿圍繞,柱頭 上雕刻有獅子、麒麟、大象和駿馬,欄桿中嵌有漢白玉雙面浮雕144塊。殿中原來設有岳神座位,歷代 統(tǒng)治者對岳神都加賜封號。如唐初封為“司天霍王”,開元間又封為“ 南岳真君”,宋代加封為“司天昭圣帝”等等。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復制的;
第八進為寢官。亦稱謹身殿,后殿。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和正殿丹墀相連。殿中設圣帝和夫人 景明后、圣帝父母親坐像,故亦稱圣公圣母殿。檐下裝有粗獷的斗拱,天花繪制精美。
第九進為后山門。亦稱北 后門,是岳廟 中軸線的終點。磚木結構,單檐硬山頂,紅墻黃瓦,屋脊上飾有寶頂和走獸。門東為注生殿,祀注生真君,民間亦稱注生娘娘。門柱聯(lián)為:“注性優(yōu)劣惟善人知止善地;生命壽夭皆由自造不由天?!蔽鳛檩犐竦睢R婚T兩殿相連,一字排開,裝飾古雅大方。出后門,即可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