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撫仙湖的傳說(2)
紅顏落
打魚哥哥心莫厚,得一扣宰一扣
又過了很多年,一個善良的小伙子在撫仙湖(也就是“澄江?!保┻吷洗驖O為生,每次在撫仙湖里捕到魚回來就分給村里體弱孤苦的貧窮人家。有一年,遇上干旱,村里有一惡霸,欺負壓迫村民,災(zāi)荒年還遇到惡霸的壓迫,村民們苦不堪言。這一天,小伙子撐船來到撫仙湖里,想多打些魚,好讓村民也能稍微過些好日子,可是接著這么兩天,竟然一條魚都沒有打到。
小伙子再也無心捕魚,沮喪的準備劃船回村里。瞬時間,看到頭頂上一只顏色絢麗的七彩鳥不停地盤旋低飛,向他叫著:“打魚哥哥心莫急,再拉一網(wǎng)又回去!”七彩鳥不斷重復(fù)著這句話,小伙子喜出望外,撒下了漁網(wǎng),憑著他熟練的捕魚技巧,不停的收網(wǎng),這網(wǎng)非常沉重,小伙子拉的滿頭大汗。
漁網(wǎng)慢慢的拉上了船,網(wǎng)里網(wǎng)住了一條大金鏈扣。七彩鳥又不停地叫著:“打魚哥哥心莫厚,得一扣宰一扣!”,小伙子宰了一扣金鏈扣,含淚拜謝了神鳥,小心的把金鏈扣放入懷里,把剩下的鏈條原封不動的扔入海里。小伙子在海里打了一金鏈扣的事情傳遍了小村子,村里的惡霸問“金鏈扣是從何而來的?”小伙子答“從撫仙湖里捕魚捕上來的,鏈扣長得很,我只宰了一扣!”
惡霸聽完后,也帶人駕著小船去打撈金鏈子,在進撫仙湖不久,惡霸便在隨從的幫助下打撈到了金鏈子的一頭,惡霸激動地吆喝著指揮隨從把金鏈子往船上拉,源源不斷地堆滿了小船艙,像小山似得。
七彩鳥兒在上空徘徊叫著:“打魚人哥哥心莫厚,得一扣宰一扣!”惡霸哪管那么多,使勁的往船上拉金鏈扣,驚動了金鏈扣另一端的金豬,金豬狠狠一拽,整條船翻了過來,惡霸和其他隨從一起落入水中,卷入浪花沉入水中淹死了。村里面沒有了惡霸,大家再也不用受壓迫,從此小漁村恢復(fù)了以往的平靜,村民們也過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
撫仙湖青魚陣之謎
每當(dāng)艷陽高照,風(fēng)息浪平的時節(jié),撫仙湖岸常常會出現(xiàn)成百上千尾土著青魚齊聚一起。湖面呈現(xiàn)一片墨黑色,魚頭攢動,魚的脊背依稀可見,領(lǐng)頭的一般個頭較大。這些青魚有時排成“一”字形,有時又像個圓圈,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時而有大條的青魚躍出水面,發(fā)出“撲通”、“撲通”的聲音,形成壯觀青魚陣勢,但凡見識過撫仙湖“青魚陣”的人,無不為它的神秘而津津樂道。
康熙《江川縣志》記載:“飲虹橋,在撫仙湖中。舊有大小兩孤山,好事者冶鐵為橋,跨兩山之間,如虹飲然,故名。一夕風(fēng)雨交作,橋與小孤山失所在,大孤山獨存。這“風(fēng)雨”是什么呢?這橋系何人建,何時建,長多少、寬多少,高多少,式樣如何,橋與小孤山沉入湖中的時間、原因,這些都成了千古之謎!
每年的夏秋時節(jié)都能看到孤山東南水域大約一兩百畝的水面,黑壓壓一大片,是成千上萬條大青魚,一動不動,像是廣場聚會;一會按一定方向幾列縱隊緩緩前行,像是在游行,有大魚在前,魚們前呼后擁,像是帝王出巡一般。
傳說魚王外出游玩時,不小心鉆進大孤山?jīng)]能出來,魚群為救魚王一起撞向孤山,沒能撞倒困住魚王的大孤山,卻撞倒了小孤山,此后魚群每年都到大孤山給魚王朝拜,形成聲勢壯觀的青魚陣。關(guān)于青魚陣的形成,有這樣一段悲壯的愛國故事。民國《江川縣志》記載,順治五年( 1648年),莊烈帝殉稷后,天下紛紛,盜賊蜂起,民不聊生。
馮雙禮(末農(nóng)民起義軍張獻忠部將,為大西五軍都督之一)帶兵數(shù)千到江川縣,駐扎征糧苛刻人民,江川縣令周柔強無可奈何,帶紳民三千人前往孤山躲避。周縣令殿后,讓百姓們先走,不幸被馮雙禮活捉,周縣令拒不投降,并大罵賊寇,馮雙禮羞怒之下將他殺害。
百姓們聽聞周縣令被殺害,加之國破家亡,效死無門,憤不欲生之下,三千人不約而同的赴南崖蹈水而死。從此后人便將孤山到南崖稱之為“舍身崖”。 不久之后孤山建筑便被馮雙禮毀盡。此后每逢農(nóng)歷七月十五,人們都要來這里祭奠祖先,拋撒祭品,久而久之,這里的青魚特別多,形成陣勢,原來青魚都是一群“吃貨”。
此后多年,百姓一見到龐大的青魚陣,就想起他們的父母官縣令周柔強,仿佛又看到舍身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的音容笑貌。人們?nèi)缤漓肭粯?,一邊施舍食物,一邊和魚對話,青魚陣中的魚仿佛真的是那三千土民所化,見人不驚,仿佛那是它們永恒的親友。
撫仙湖湖岸線有許多野生大葉榕樹,枝繁葉茂、盤根錯節(jié),七八月份正是樹上果子成熟墜落的時節(jié)。魚洞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在觀景臺的下方經(jīng)常有青魚成群結(jié)隊地來吞食湖岸野生大葉榕掉落水中的果實。于是,魚洞的工作人員將每天墜落在地上的果子收集起來,定點投放在觀景臺下方,就這樣,來享用美食的青魚越來越多,形成了青魚陣。
如今在撫仙湖西岸的孤山景區(qū)、明星魚洞等地,每逢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都會頻頻出現(xiàn)青魚陣奇觀。
未解之謎
在云南澄江的歷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個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西漢王朝在撫仙湖一帶設(shè)立了俞元城,可是俞元城到隋唐以后再沒有任何記載。澄江當(dāng)?shù)匾恢绷鱾鬟@樣的傳說,“俞元古城和人都沉到湖底”。很多專家傾向于認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
雖然現(xiàn)在還無更多的證據(jù)和結(jié)論,但我們?nèi)造o靜等待,解密南高原上這泊藍色湖水乃至湖底古滇國塵封千年的滄桑之謎。
深山有靈,深水有怪。據(jù)道光《澄江府志》“雜異”載:“在撫仙湖中,有物如馬狀,渾身潔白,背負紅斑,丈尺許,時出游水面,迅速如飛,見者屢獲吉應(yīng)。”
民國《江川縣志》還有一段非常詳實也非常生動的記載:清咸豐九年六月,“一日早起,忽有颶風(fēng)吹蕩,繼而波濤山立,聲鳴雷響,殆有天翻地覆之勢,遠近驚訝,莫名所以。約一時許,則又風(fēng)平浪息,海面如鏡。少間,則見尖山對面撫仙湖深處有馬二匹,灰色而黑鬃尾,由海中竄出,蹄波不濡,雙雙馳騁至孤山將抵麓,忽而又踅頭竄回,如是者三次,仍由原處而沒。至翌日、三日,亦覆如是。遠近與濱湖村落之人均見之。尖山駐軍并將此事分頭通報”。
有趣的是,當(dāng)時義軍攻占了澄江府城,正欲打通南路,與滇南義軍勢力連成一片,準備進攻江川。江川當(dāng)局認為撫仙湖中海馬出現(xiàn),兆“馬到成功”之意,因而麻痹大意,中了義軍之計,全軍覆滅。
至今,海馬之說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界魚之石
在撫仙湖與星云湖中間的隔河上,有一塊“界魚石”,從撫仙湖游來的抗浪魚與從星云湖游來的大頭魚,以石為界,每次游到此處又各自調(diào)頭回游,形成“兩湖相交,魚不往來”的奇觀,因此被稱為界魚石。
這時正在下棋的呂洞賓、何仙姑等感到奇怪,就一同倚石朝河里細看:清澈的河水里,一群群魚兒排著隊,大的在前頭,小的在后面,從星云湖和撫仙湖里游來。在它們還沒有接近這塊怪石時速度都很快,一旦靠近這塊怪石時速度就明顯緩慢下來。此時,游在前頭的大魚神情顯得惶惶不安,瞻前顧后,不時回頭望望后邊的魚群,就像進入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地界。
突然,游在前頭的大魚尾巴用力一擺,立即折頭箭一般地逃走了,后面的魚群隊列頓時大亂,急忙回頭而返,速度之快,令人眼花,以至有的魚兒唯恐落后,迫不及待地躍出水面,攪起了水花聲。后面游來的魚群也同樣動作,難怪這塊怪石兩旁時常有魚兒躍出水面,時常有水花濺起之聲。
看到這一情形,眾仙都一致認為此處真是人間一大奇觀。呂洞賓一時興起,用手一抹巨石,隨手在這塊巨石上面寫上“界魚石”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后來人們就把這塊怪石取名為界魚石,界魚石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名聲遠播。
還有許多關(guān)于湖底的神秘故事,這些由湖邊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說,像湖水一樣不停流淌,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撫仙湖愈加神秘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