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錢“花錢” 古代貨幣中的奇葩(2)
酒OO鬼
錢眼里看科舉文化
科舉自隋朝創(chuàng)立以后,就成了當時很多寒門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徑,遂成為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畢生追求,并構成了社會民眾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進入明清社會以后,醉心于此道而無法自拔的讀書人不計其數(shù)。
因而,這種思潮在民俗錢上也得到了具體生動的體現(xiàn),“文星高照”“早登科第”“連中三元”“狀元及第”“獨占鰲頭”“五子登科”“位列三臺”“一品當朝”等錢幣就是追求科考、仕途順暢的讀書人的必備之物。
通過這些民俗錢,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古代一些科舉文化。“文星高照”中文星指的是“文昌星”,被古人視為科舉士子的守護神。古代科舉競爭激烈,因此,因科舉而興起的魁星信仰、文昌崇拜盛行一時,特別是元明以后,隨著科舉制度的普及,對于文昌帝君的崇拜更加普遍。
古代科舉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每個級別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和“狀元”,合稱“三元”?!斑B中三元”是指同一個考生在三個等級的考試中都獲得第一名,又稱“三元及第”。這是對參加科舉的士子的吉利贈言,但在中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很少,據(jù)考證,在中國科舉史上只有17人。
“獨占鰲頭”成語典出元代《陳州糶米》:“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鰲頭原指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發(fā)榜時狀元站在此處迎榜,因此,獨占鰲頭比喻位列第一。
鯉魚躍龍門花錢上則有一只鯉魚在黃河龍門口的圖案。龍門位于黃河從壺口而下的晉陜大峽谷最窄處,今稱禹門口。古代有傳說,河中鯉魚若能跳過龍門,就會化身為龍,因此,在科舉考試中,人們常用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舉及第,寄寓了人們美好的祝福與愿望。
錢眼中的家務事
在“禮”的框架內(nèi),婚姻自古以來就是兩個家族的大事,而民俗錢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清代浙爐鑄品的“螽斯衍慶”錢,正面為“螽斯衍慶”,反面為雙喜。螽斯是一種昆蟲,產(chǎn)卵極多。衍,延續(xù)之意。其寓意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雙喜,兩個喜字重疊在一起,原非字典中的字。相傳宋代王安石在和馬家小姐完婚之時,接到了金榜題名的圣旨,不禁喜出望外,遂提筆在大紅紙上寫出了一個雙喜字,寓意喜上加喜。此刻洞房花燭,金榜題名,可謂春風得意,人生至樂也。此后,這個傳說由王安石自創(chuàng)的雙喜字,便大量出現(xiàn)在婚慶場合,以此表達人們對新人的美好祝福。
洗兒錢是親友長者送給未滿月的新生兒祝福之錢。因為新生兒在出生第三天需請接生婆“洗三朝”,送洗兒錢都在這三天左右進行,因此名曰“洗兒錢”?!顿Y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洗兒錢除了賀喜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者送給新生兒的壓邪護身符。
洗兒錢除了銅質(zhì)之外,還出現(xiàn)了銀質(zhì)大花錢,如“長命百歲”與壓歲錢可以通用。還有“長命富貴”“連生貴子”等。
古代文娛生活較少,一般在文人雅士之間常會以飲酒、下棋、彈琴、作詩為樂。而這些領域也都出現(xiàn)了與之匹配的民俗錢。
行酒令錢在漢朝就出現(xiàn)了,在河北滿城漢墓中,曾出土過不少有斷代標志的五銖錢,其中內(nèi)有20枚鑄有陽文數(shù)字從“第一”至“第二十”記數(shù)錢。
據(jù)介紹,古人在參加宴會時,每人各執(zhí)行酒令錢一枚,監(jiān)酒正則將與之相對應的酒籌錢放入籌筒,經(jīng)搖動后取出一枚,再根據(jù)上面記數(shù)報出何君所持數(shù)字,然后由所持者或罰酒或游戲,這也是古代民俗的集中體現(xiàn)。
民俗錢有沒有收藏投資價值
民俗錢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呢?答案是肯定的。它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xiàn)如下幾點。
第一,在鑄造工藝上,民俗錢比一般流通錢幣的工藝更為精湛,無論錢文還是繪畫,都是精雕細琢。圖案細節(jié)相當細膩,栩栩如生。
第二,在質(zhì)地上,民俗錢的用料比一般流通錢幣更 講究,更高檔。歷來的開爐錢,賞賜錢,供養(yǎng)錢等很多都是用金,銀,鎏金等高檔材料精心鑄造。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宮廷內(nèi)用來賞玩的金質(zhì)“開元通寶”。
第三,在文物價值上,民俗錢比一般流通錢幣的歷史價值要高。民俗錢的鑄造量很少,而存世量更是少的可憐,它們是歷史極為罕見的見證者,因此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第四,在文化價值上,民俗錢凝聚著當時社會的美好祈愿,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有緣遇到民俗錢,就不要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