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區(qū)的喪葬風俗(5)
杏花君
埋葬
建國前,青島各地多行土葬,每一個宗族都有自己的墓地,俗稱“林地”。墓地是請“陰陽先生”選中的“風水寶地”。
墓穴通常是南北走向,長9尺左右,寬以3尺3為準,俗稱“天下棺、三尺三”。靈柩到達墓地之后,撤去棺罩,準備下葬。萊西等地要把嵌紅棗的小饅頭作為陪葬品下葬,饅頭的數(shù)量與死者的年齡相同。下葬后要舉行抓土儀式,即死者的子女每人抓三把土撒在棺材蓋上,然后鏟土掩埋,筑起墳堆。墳頭一般都堆成圓錐形或者圓形,底盤直徑約2米,高約1米,也有形體較小的。墓地周圍不種莊稼,稱作“塋盤”。四角埋有石柱,墓前有石碑、石桌、石香爐。新墳堆好之后,留一小墓門,上方插著孝杖和魂幡。下葬儀式一結(jié)束,主持禮儀者便領(lǐng)著長子謝客,先謝吹鼓手,再謝客人,最后謝幫忙的。送葬回家時,長子手扶罩桿在前面啼哭,其他人尾隨其后。到門口時主持禮儀者把牌位端給長子,長子把它放在靈堂上,舉行辭靈儀式,子女行三拜九叩禮,葬禮便宣告結(jié)束。
膠州等地將棺材下葬后儀仗返回,稱回靈。此時喪主向親友鄰居分遺飯(用面蒸的大餅切成小塊和小饅頭狀食品);出殯當日晚,喪主要宴請所有幫忙人員,以示酬勞。
建國后,青島地區(qū)各縣先后實行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