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傳統(tǒng)編織
智越醬
泰雅人向以編織精巧見長,其織品花色繁復、質感柔韌,民族風格顯著,正如同木舟之于雅美人(達悟族),雕刻、琉璃珠之于排灣、魯凱,為該族的代表性工藝。所不同的是,大部分工藝均為男性制作,織布卻是地道的女性個人手工;在經緯線條的鋪陳交錯中,獨到的細膩隱隱浮現,象征著泰雅婦女堅韌又巧慧的心思。
泰雅編織的技巧隨著傳統(tǒng)文化式微而一度沒落,然而近幾年來,不少婦女重燃織布熱情,就連年輕女子也勤于學習,使這項祖先的技藝得以傳續(xù)發(fā)揚。若干編織工作者更將其工作室開放參觀,儼然成為外界了解泰雅文化的一扇窗;而制作精美的布匹,也常為收藏家所青睞,成為深具價值的藝術品。
傳統(tǒng)的泰雅織布以苧麻為線材,將麻莖內的纖維刮出后,經過煮沸、陰干、露濕,使之成為又柔又白的麻絲,再捻紡成線。泰雅族傳統(tǒng)使用的紅、黑、藍、褐等色澤,均經由植礦物手染而成,通常采用米白或紅色為底色,再以不同色線幾何穿插,變化出精巧又繁縟的花紋。
泰雅族的編織圖案因不同族群而有差異,例如花蓮太魯閣的賽德克亞族喜以白布為底,織上連續(xù)的菱形小紋,烏來一帶的賽考列克族群偏愛紅、黑、藍色,圖案以橫向紋路為主。這些紋線皆具特殊意義,或代表著族人遷徒路線,或述說著家族歷史,其中最普遍出現的圖案,便是象征祖靈眼睛的菱形紋。和平地人接觸后,泰雅族人也將棉紗或毛線運納入其織布,作法是將染過色的毛、棉線料配置在緯線上,運用“夾織”手法挑出立體花紋,使布匹更具有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