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的南詔古街(2)
洋澤
南詔國的心靈世界總是開放的、大度的。即使到今天,也不是無處可尋。路邊攤點上的青豆小糕、涼卷粉、燒餌塊,無不令人充滿向往。
由地官坊向南望,一座高大雄偉的古樓進入眼簾。古樓是蒙化衛(wèi)城的北門城樓,稱“拱辰樓”?!肮俺健币辉~出自《禮記·為政篇》:“為政之道,臂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當時,拱辰樓的建筑體量和所處的防御位置,在幾個城樓中是最重要的。
城樓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原為三層;南明永歷二年(1648)維修時改為兩層。樓建在磚砌城墻上,樓下為城門洞。城樓為重檐歇山式建筑,由28根合抱大柱支撐,四面出廈,樓四周設(shè)廊。整個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較平緩,出角短,起翹小,一字平脊,更顯氣勢雄偉、渾厚。南北城墻有城垛。登上頂樓,猶入云天,東看文華層疊山巒,南觀巍寶名山文筆塔,西望瓜江壘玉,北視蒼山積雪,全川村落,萬家燈火,盡收眼底。
古樓南面檐下懸掛“魁雄六詔”大匾,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蒙化同知康勷所書,顯示唐初蒙舍詔(南詔)在洱海區(qū)域五詔中的強盛地位。北面檐下懸掛“萬里瞻天”巨匾,為清乾隆五十年(1785)蒙化同知黃大鶴所書,反映了唐代南詔與中原華夏的關(guān)系。兩匾書法氣勢磅礴,渾厚有力,一氣呵成。
如此高大雄偉的明代古樓,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國均屬罕見,現(xiàn)已成為巍山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筑。
古樓南面的十字街口,立有蒙化明代萬歷進士陳于宸所建的進士坊。坊用青石建造,一高兩低三跨石坊,前后有聯(lián)座石獅兩對。南面坊上題有“花封瑞鳳”,北面坊上題有“蕊榜文龍”題刻。
一杯茶,一本書,靜坐于民居古院落的天井之中,享受冬日暖陽,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而停止喧囂。
明代建城時的古城中心,作為城方如印“印柄”的文筆樓,又稱星拱樓,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后傾圮。清雍正十年(1732),蒙化同知朱燦英修復(fù)。清咸豐七年(1857),毀于兵燹?,F(xiàn)存古樓為清代杜文秀起義軍大參軍馬國忠重修,樓頂梁上記錄有“鎮(zhèn)撫蒙城左參軍馬國忠暨郡官紳士庶仝建”字樣,樓高11米,為木結(jié)構(gòu)城樓。
下為磚石結(jié)構(gòu)基座,四向貫通,是東、南、西、北街的中心交點;城樓為重檐歇山頂;樓四周設(shè)廊,高二層,四面開窗,南北兩面有門,四面檐下懸掛匾額,東曰“瑞靄華峰”,南曰“巍霞擁鶴”,西曰“玉環(huán)瓜浦”,北曰“蒼影盤龍”。城樓檐牙高挑,挺拔俊秀,玲瓏剔透,因此又有“凝秀樓”之美稱。
星拱樓不僅是巍山歷史文化名城標志性建筑之一,而且是中國近代史上杜文秀回民起義的重要歷史古跡,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生態(tài)最為和諧的古城之一。”
南詔古街上的民居大多保留了明清建筑風貌,多為土木結(jié)構(gòu),青瓦坡頂?shù)摹叭灰徽毡凇薄八暮衔逄炀?。殷實人家則兩種布局相連,形成走馬轉(zhuǎn)閣樓。有的是以“六合同春”布局,如南街8號院;有的是兩院三坊一照壁相連,如東街64號院。據(jù)專家考察,城內(nèi)尚有少數(shù)元代民居。保存較完整的院落還有180多座,有的已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昇、月華兩街多為一間或兩間鋪面,后面是深邃的三進兩院“竹筒筒”式民居。這些建筑古樸典雅,雕梁畫棟。居民講究門面,大門多為單檐或重檐,木架瓦頂,出閣架斗,戶戶有庭院,家家栽蘭花,有“滿城春蘭風亦香”的詩句為證?,F(xiàn)保存完好的民居,如劉家宅院(南街8號院),為大馬哥頭劉介先所建,是民國時期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為前店后院,宜商宜居。宅院坐西向東,一進三院,臨街為鋪面,后由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兩個院落組成。
古城猶如一池春水,環(huán)境知已,空氣自由。古城猶如一壇陳年的老窖,情濃意濃,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