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韓城清明節(jié)習(xí)俗
慕珊
過去,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韓城人把清明節(jié)也稱“寒食節(jié)”?!昂彻?jié)”的來由雖還有其他說法,但流傳最廣的還是源于春秋時晉國大臣介子推被燒死事。
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因遭獻公愛姬驪姬的陷害,被迫逃亡他國凡十九年,介子推便是重耳逃亡時的忠實跟隨者。傳說重耳在窮困潦倒之時,介子推曾有“割股奉君”之舉,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并登上了君主寶座,是為晉文公。晉文公登極后,獎賞以前跟他患難與共的功臣。功大者封給一大塊土地,功小者授予其爵位,但卻把鄙視名利而早已隱居于陋巷的介子推給忘記了。
待他省悟后派人尋找介子推時,介子推已背著老母逃隱于綿上山中。晉文公派人搜山,未果。于是下令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綿山盡柳林,及至整個綿山被焚,也未見有人跑出。士兵上山搜尋,見一人背負一人,抱一柳樹同被燒死,此人就是他們要尋找的介子推。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將綿上山改為“介山”,并親往介山祭奠。并將介子推殉難之日定為“寒食節(jié)”,下令全國寒食節(jié)三天不準生火,皆吃冷食。久而久之,民間便將紀念介子推與祭祖同期舉行。韓城古屬晉,故對此俗十分重視。寒食日,除了上墳祭祖,還要修整墓冢,并在每座墓冢的頂端插柳一枝。因為傳說當(dāng)年綿山上的柳樹被燒焦后,也許是介子推的精神感動了上蒼,接著天降大雨,每株枯木都生出了新芽,不久綿山又是綠柳成蔭。后人于墳頭插柳,既是對古人的追思,又寄托了后人期望人脈興旺、再發(fā)新枝的向往。所以在寒食日,凡上墳的人皆肩扛柳枝,鐵锨,街市上賣柳枝者也到處都有。
其實這只是個悲凄的傳說,實際情況是,介子推隱居之后,曾跟隨介子推的人在王宮門外懸掛了一張紙條,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重耳見到后,便派人尋找介子推。子推聞訊,則與老母逃匿于綿上山中。于是晉文公便將綿上山封給了介子推,并更其名為“介山”,他并沒有燒山。這段情節(jié),在《史記?晉世家》中有載。在這里,盡管史實與傳說有些許出入,但都未損害介子推的崇高形象和人們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掃墓時的主要祭品,為一斤水面蒸熟的冢形饅頭,上鑲嵌紅棗若干,當(dāng)?shù)厝藢⑦@種蒸食稱之為“子?!保瑢崬椤白油啤钡挠灧Q。清康熙年間編纂的《韓城縣續(xù)志》載:“饅首以棗密集其上,名曰‘子推’,取晉人綿山祀介子推遺意也?!睘槭裁匆獙⒓榔纷龀蛇@種形狀,傳說是當(dāng)年綿山被燒后現(xiàn)狀的再現(xiàn):一座山丘,上面滿是被燒焦的樹樁。也有人說,饅頭上的棗象征著介子推背上的燒傷。不管哪種說法,都寄托著民眾對先賢的懷念。
清明節(jié)既稱“寒食節(jié)”,所以其食品皆為冷食。古時,三日之內(nèi),家家戶戶都不生火,所需飯菜要提前備好。最普通的飯菜就是炸油餅、蒸涼皮、淖些菠菜、豆芽。以此原因,故過去人們常用“菠菜豆芽子,夾襖背褡子(背褡子即現(xiàn)代人所謂的‘馬夾’)”來描述清明節(jié)時的節(jié)令風(fēng)情。后來人們不禁火了,食物也就有所變化,除了有人還食涼皮外,多數(shù)人家以菠菜合子、韭菜合子為清明之日的主要食品,就象八月十五吃羊肉餃子,清明節(jié)吃“合子”,又成為韓城人過清明節(jié)的一個飲食特色。
韓城人掃墓,有清明“前三天不早,后三天不遲”之說,具體時日,由各族戶自行決定。但老祖墳必須在清明前三日祭掃。是日,分布于各村的同族長者,皆按約定時間聚會于老祠堂或老墳地,在鼓樂的伴奏下祭奠,然后掃墓,然后會餐或發(fā)燒餅,每人一份(一般一份為5個)。舊時各族的老祠堂都有土地和家俱等公產(chǎn),設(shè)有專人管理。 每年通過出租土地、家俱,可獲得若干銀兩,清明節(jié)祭祀時香祃、吃飯等費用,就是從這些銀兩中支付。除了老祖墳,各家的新墳也須在清明前三天祭掃。這反映出人們急欲悼念逝去不久的親人的迫切心情。
舊時上墳者皆為男丁,且父叔弟兄們相偕而去,時有“上墳夸人丁”之諺。所謂“繼香火”者,概指此。古時重男輕女之俗,在上墳時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近年此俗已漸易,女子上墳者,已不為奇。
昔日韓城人上墳祭奠以茶代酒,顯示出與其他地區(qū)不同的風(fēng)俗。究其原因,地少糧缺之故也。韓城多山,自古便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由于土地面積小,糧食產(chǎn)量有限,當(dāng)?shù)厝瞬坏貌怀D陱闹苓吀骺h購運口糧。清康熙年間編纂的《韓城縣續(xù)志》載:“(韓城)以域狹,故粟麥獨缺。而仰給者,上郡之洛川、宜川、鄜州(即今之富縣)、延長諸處,南之合陽,西南之澄城。每歲負擔(dān)驢騾,絡(luò)繹于路。渡溝歷澗,風(fēng)雨雪霜,日夜不絕。富室貧家,率寄饔飧于市集。倘三日閉糴,則人皆不舉火矣。蓋民之艱如此!”既然連口糧都難得保障,那么大量耗糧的釀酒業(yè)在當(dāng)?shù)鼐碗y以生存和發(fā)展。從外地輸入,一因交通不便,二因古時酒無瓶裝,全是裝在“壇子”中以散酒形式零沽出售。這更增加了運輸?shù)碾y度,進而也加大了酒的銷售成本。因此即是富家,平時也極少飲酒,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所以以前韓城人紅白喜事設(shè)宴,飲酒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并不像南北各縣那樣開樽豪飲。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韓城人的飲食特色。了解了這個實情,韓城人清明節(jié)上墳以茶代酒也就能理解其緣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