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樅陽浮山(2)
經綸醬
浮山的主要寺廟古跡
敕賜大華嚴寺古為浮山寺,南陳智者大師創(chuàng)建。北宋時,遠祿來此開壇說法,香火旺盛。據傳,遠祿曾夢“青鷹入懷”,次日即有精通《華嚴經》的義青禪師前來拜見,故得悟而改寺名為“華嚴寺”。在遠公拓地擴寺之初,因得舒州知州呂濟叔和巢湖周同的資助,筑屋周列、規(guī)??涨啊r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富彥國等多來朝禮問法,與遠祿十分友契。繼遠祿者,有曉云、大通、古庭等。其時,浮山周圍十余里山場、田地均為該寺所有;金谷、會圣、觀音、佛母、普陀、白云諸寺統(tǒng)歸華嚴。
元季廟毀。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僧凈康重建華嚴,成化中又毀于火。明萬歷年間,太史吳應賓、大司馬吳用先捐金恢復寺觀。邵武太守阮自華、吏部侍郎劉東星上疏神宗,請旨護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得旨歸還道場。時逢云南高僧朗目本智禪師至此,宏演宗風,大振沙門。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二十八日,皇帝、皇太后使欽差任大用賜《藏經》五千余冊于寺,賜朗目紫衣袈裟一件。萬歷三十年(1602年),全寺重修,諸佛再塑。其間沈王又贈萬金造起大殿,人稱“沈王殿”。朗目后,有憨山、博山、覺浪、文若、古庵相繼。清康熙年間,安徽巡撫,桐城縣令及安慶府內官紳,恭請無可禪師方以智住持華嚴。因無可云游在外,遂派山足來華嚴監(jiān)院。山足不負師命,于1677年建成“藏經閣”,第二年又建“新普同塔”,寺貌大為改觀。
1682年,清大學士張英,將康熙御筆所書《心經》石刻初拓本送至華嚴寺珍藏;大批鄉(xiāng)賢故老,如何如寵、錢田間、姚康、吳道新等,先后來此酬唱詩文,曾留下許多珍貴的墨寶。
華嚴寺位于妙高峰下,前臨銀濤推涌的白蕩湖。抱龍峰聳左,天柱峰持右,據張英記載:全寺“建置宏敞,樓觀軒翥,金碧輝映”。山門坐北朝南,門額曰“敕賜大華嚴寺”。入門可見“御碑亭”,內供圣旨碑。前殿供三尊大佛,額為明沈王所書“浮幢凈土”四字。佛后立一直匾,刻“敕賜護國大華嚴寺”。殿前置有大銅爐一尊、大銅瓶一對,為明御史方孔炤捐造。殿后是“藏經閣”,列藏經四柜,上標“御賜藏經”。閣旁有“閱藏房”,閣后為禪堂。堂上有“遠祿宗壇”匾一塊,為明李戴所題。清無可禪師又親書“九一堂”,置于其上。堂左為方丈室——“慈云普覆”,為皖撫鄭某所書;堂右為“枱華居”,由無可禪師題名。寺東建有“十王殿”,居中即為“新普同塔”。
華嚴寺毀于清末。房秩五先生在古寺的遺址處創(chuàng)建浮山公學,即今浮山中學之前身。
金谷禪寺建于宋代前。因寺前有株木蓮樹,故俗稱“木蓮閣”。入山門,步石級,可達大殿。殿兩廂是倚巖而建的東、西樓,左側是選佛巖,巖下建有僧廚。全寺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宋時,大通禪師結庵于此,初名“綠蘿庵”,陸元鈞有記,刻于殿后石壁上。其后,有高僧古庭、大遷、如金、如谷、如巖、如浮、西宗、以德、慈明、了悟等,均在此開壇傳戒。
萬歷甲午(1594年),吳應賓造丈六金身供奉寺中,其兄吳濟宇又捐資嵌巖為殿,架石為樓。龍宮鹿苑,各爭其勝。
清末,太平軍破浮山寨,佛毀寺殘。民國初年,再塑木質丈六金身,50年代又毀。現(xiàn)寺內大佛,是1987年由浮山管理處從蘇州迎至,高4米,重1.5噸,安于蓮花座上。寶座為石雕,9層,高2.3米,系宋代制品。寶座東前側,懸吊大鐘一口,系明代鑄造。佛后石壁上,尚保存著宋、明佛雕29尊;大佛右安置著元代高僧古庭禪師的衣缽塔。大殿擬定修復,寺額已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書?,F(xiàn)住僧安修、望山等,募資塑佛像3尊,以供人禮拜。
會圣禪寺位于浮山中部,為江左名剎。該寺建于晉梁,衰于五代,興于趙宋。至明萬歷年間,香火日盛。此寺為圓鑒大師遠祿給歐陽修說法處,也是遠公著書處、坐化處,一直為人景仰。后在此住持的有義青、曉云、思公、端公、澹居、清隱等,多有建樹。明天啟三年(1623年),汪之廣建“九帶堂”于會圣巖頂,毀于清末。寺門前現(xiàn)聳立著一株約300余年的古銀杏和一株約150年的古冬青,周圍萬松出徑,翠竹婆娑。入門即見遠公塔院,塔右為殿,均依巖而建。前殿供彌勒佛及韋馱,后殿供三尊大佛,殿后石臺上,安置著圓鑒大師的玉雕像。
會圣禪寺毀于太平天國時期的浮山之戰(zhàn)。清宣統(tǒng)二年(1910),重建瓦房三大間。1986年浮山管理處主持重修,現(xiàn)已初成,全寺占地面積1080平方米。寺匾“會圣古剎”為趙樸初手書。住持修順新塑觀音、地藏二佛像,重整儀軌,管理井然。
壁立巖寺初為道觀,因宋代張同之在此面壁修道,故名。明萬歷年間,改為佛寺。有老僧德空及其徒碧云住此,曾興建“大士閣”,供奉大士像,香火漸盛。寺前原有“夕陽樓”一座,古樸典雅;寺旁建有僧房,共占地224平方米。清嘉慶時,有高僧慧蓮在此駐錫,并于寺西建起“渡仙亭”,與“夕陽樓”相峙。寺廟毀于清末,但香客依然不絕。
觀音巖寺古稱“嘯月巖”,位于浮山西部,占地580平方米,寺名為明安慶知府趙壽祖題。前有僧房數(shù)楹,倚巖添瓦,就石為門。巖內設有“大士閣”,供奉白衣觀音,門外有“云錦廊”,系明代連云禪師所建。是寺于50年代拆毀,今擬復建。
佛母巖寺因巖形如篩,俗稱“篩子巖”。巖內建有準提殿,供三眼六臂準提觀音,故稱“佛母巖寺”。殿前有堂,系壘石而筑。全寺占地約240平方米,為明代深修和尚所建,現(xiàn)已毀。
普陀巖寺昔為僧人結茅禪修之所,距會圣巖約一里。宋歐陽修拜訪圓鑒大師后,常偕友人在此弈棋、飲酒,故又名“醉翁巖”。歐公去后,寺廟荒廢。明萬歷年間,如法和尚募資重建,恢復舊觀。現(xiàn)巖存廟毀。
報親庵在墨歷、掌巖之西麓。舊名“在陸居”,或曰“在陸山莊”,今稱“陸莊”。1611年,方以智祖父方大鎮(zhèn)辭官歸里建此山莊。莊中有堂,名“此藏軒”,為方大鎮(zhèn)親題。墨跡刻石,嵌于壁中。明末張獻忠部過境,全莊被焚,獨存此軒。清兵入關,方以智出家為僧,云游在外。其子中德、中通、中履,為迎養(yǎng)其父,重修此軒。時宣城學者施愚山與方家友善,題名曰“報親庵”。以智逝世后,中德又于庵東“庚月亭”舊址上,新建“四代祠”。其住持為法澄。庵與祠毀于清末,遺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