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商和陜西會館
恒宇君
陜西會館,是明清兩代陜西商人在全國各地秦商(陜商)所到之處聯合捐資建設的共同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
世人皆知“南有徽商,北有晉商”,可你知道歷史上陜西商人也和徽商、晉商一樣,也曾有過一代風流?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三百多年前那段歷史,尋覓陜西商人在歷史上留下的蹤跡,我們會驚異地發(fā)現,在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變的十字路口,陜西商人也和他們的先輩一樣,有過可歌可泣的拼搏,并給后人留下了又一股三秦雄風,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念念不忘……
公元1750年的康乾盛世,中國本土制造業(yè)能力約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為這期間商品交易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陜西的山貨土產東出中原,南下湖廣;蜀鹽入秦,南絲北輸,龐大的商業(yè)活動為陜西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人精英。陜商離開故土,千山萬水跑,千方百計找,千難萬險闖,東南望大海,西北窮大漠,為商品流通“貨暢其流”竭力盡智,并留下了下了一串串忙碌的足印。
商人們涉遠行賈,常常是久羈異地,遠別家鄉(xiāng),客地淹留,寄人籬下。要在當時交通不便、運輸落后、信息滯后且鄉(xiāng)土保護主義盛行的環(huán)境下博取微利,常常受到本地商人的排擠競爭。常言說“外來燕子獨腳伙,本地麻雀幫手多”,為此商人們必須通過各種手段樹立良好的商業(yè)形象,以博得淹留地人們的心理認同和歡愉,才能為自己營造一個相對良好和寬松的商業(yè)氛圍。于是商人們在異地他鄉(xiāng)為了敘鄉(xiāng)誼,聽鄉(xiāng)音,吃鄉(xiāng)食,自助自律,與同行們交易貨物,互通信息,遂自籌資金建立了大批會館。
據有關文獻記載,陜西商人在北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會館近四百余處。如兩京29處,河南49處,四川169處,湖北53處,湖南5處,云南9處,貴州10處,東南蘇、滬、寧、杭,南至廣州、佛山,西南至昆明、元謀,西北至蘭州、張掖、西寧,直至新疆庫車,陜西商人在用秦磚漢瓦和隋唐文化為一部近代商業(yè)史留下縮影的同時,也為自己建立了一座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豐碑。
《成都掌故》載:“陜西街,為陜西會館所在地。清代以來,四川的大商業(yè),多由‘陜幫’壟斷,財力雄厚,會館宏大,街道也寬。今館廢?!睋吨袊鴷^志》載,清朝初期,成都商業(yè)逐漸發(fā)展,陜西客商和大量陜西百姓因避清初戰(zhàn)亂而流落成都,經過艱辛創(chuàng)業(yè),在四川逐步形成了“陜西幫”。陜西幫為了祭祀先賢、議事營商、拜親宴友、科舉住宿的方便,打算在城內買塊地皮興建會館。當時一些成都人排外欺生,不愿意賣地皮給老陜。陜西商人便通過在四川做官的老鄉(xiāng),多方說情打點,成都富商才把一個蓄滿污水的爛泥塘連同周圍堆滿垃圾的荒地高價賣給他們。明知這是刁難,老陜還是咬著牙接受了。
要修會館,得先用土石填平這發(fā)臭的爛泥塘。一些心胸狹隘的成都人又節(jié)外生枝,不許老陜在當地取土。倔強的老陜竟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由同鄉(xiāng)會發(fā)起,凡從陜西到成都的陜人,每人都必須攜帶至少一麻袋本鄉(xiāng)的泥土,到陜西同鄉(xiāng)會基地將其倒入爛泥塘。在人們的驚異和懷疑目光中,奇跡發(fā)生了:兩年以后,老陜居然以“精衛(wèi)填海”的大無畏精神,用一袋袋三秦大地的故鄉(xiāng)黃土把這近一畝的爛泥塘填平了,接著,他們又籌資建起一座氣勢雄偉的陜西會館。
會館建成后,四周零星的民房也日漸規(guī)整成街道,這就是今天四川省教育廳所在的陜西街。以當時的交通條件,“難于上青天”的蜀道,陜人全靠步行或騎牲口,從陜西穿越崇山峻嶺來到成都,運來一袋又一袋的黃土,該是多么艱辛和艱難,陜商作為一個群體,其行動又需要多么強大的凝聚力??!會館落成后,它便成為旅川陜西人聚會之所,陜西街因會館而得名。1910年,清朝川督趙爾豐在督院街內開槍鎮(zhèn)壓請愿群眾,部分群眾逃至陜西街,陜西會館洞開中門迎納避難民眾,使大量民眾幸免于難。可惜的是經過數百年時空變幻和歷史風雨,陜西商人在全國各地建立的會館,現存的僅剩下不到三十余處。
可貴的是,歷史上的陜西商人在商界普遍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明清時期陜商在道德上敬奉關老爺,崇尚以義制利、先義后利、舍利取義和仗義疏財的經營信條,這可能是他們以誠守信、名揚天下,事業(yè)有成的內在精神力量?!瓣兾魉幧趟匾越洜I藥材精選地道而聞名商界。如祁州藥市的陜西藥商在經營上以貨真價實,從無假冒,以次頂好的情弊,幾百年來始終保持著實事求是言行一致的作風(天津文史資料語)。”再如韓城的永興合藥鋪長期在西安東關、河南禹州坐莊經商,選購藥材,他們“只求藥好,不怕價高,次貨劣貨堅決不進,還經常到藥材產地選購地道藥材,比如新疆鹿茸、西藏紅花、東北人參,山西潞安府黨參、海南沉香、寧夏枸杞、陜北甘草、青海麝香、西府山茱萸、商州丹參等,有力地保證了藥力純正(中華百年老藥鋪)。”這家藥鋪的經理常以一付對聯告誡員工:“細辛更加細心,焉可指鹿為馬;木藥就說沒藥,豈能以羊易?!薄?/p>
陜西商人秉承周秦漢唐遺風,以特有的厚重質直的人格特性,在經營上表現為誠實經營、信義為本,以良好的信譽不斷開辟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道路。他們悉守條規(guī),遠線長鶴,遇事推理去就,與時俯仰,變化有加,以智求財。也就是說陜商在經營上注重摸索商品流通規(guī)律,掌握市場行情變化,同時善于謀劃,多謀善斷。如三原縣張某“初爾翁之賈也,不二價,不欺人,有誤增值,以易而去,立追以還……張居士之名滿邑及姑蘇”。同邑人梁選橡、王績在淮揚經營鹽業(yè)不行賄,不受賄,依法行賈,遠見卓識,不違法圖近利,功在持久的穩(wěn)健經營(自喻堂集卷二)。旅居淮揚的陜商師從政、孫豹人,三原梁竹亭、王績、王一鶴,涇陽張高樓,高陵劉承渠等都是善于謀劃、以智求財的佼佼者,不數年即各家聚萬金。
陜西風剛土厚,川原遼闊,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周秦漢唐的余韻造就了陜西商人獨有的性情豪放、耿直、磊落的個性,于是陜西商人也把這種風氣帶到了全國各地的四面八方。他們不屑蠅頭小利,除了做生意外,閑暇時游歷祖國名山大川,飽攬大江南北的壯麗景色,浪跡江湖,泛舟中流,酣酒長歌,結交武林英雄,豪施教育事業(yè)。如前述那位孫豹人,性情磊落不羈,三次千金散盡,發(fā)家后立志讀書萬卷,杜門謝客,閉戶苦讀,后以詩詞激壯而揚名淮上。
鑒往可知來,明理可啟智。正確的研究和探索陜西商人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既有利于我們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了解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歷史,更有利于現實的創(chuàng)造和未來的開拓,對重振三秦經濟,繼承發(fā)揚陜西商人對外開拓進取的精神和誠信經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今后區(qū)域經濟建設及文化發(fā)展提供可供借鑒的歷史范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