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興安靈渠 世界最古老的船閘式運河
半面妝
位于廣西興安的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閘式運河,是中國唯一的溝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的運河。它與陜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一道被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988年,興安靈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開拓疆土,發(fā)兵五十萬大舉進攻嶺南。因山路崎嶇,糧草不濟,加之受到百越人的頑強抵抗,秦軍竟然三年不能取勝。于是秦始皇令監(jiān)御史祿開鑿靈渠以通糧道。由于修建了靈渠,秦王朝最終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大批北方軍民遷徙嶺南,從此嶺南地區(qū)正式歸入中原王朝版圖。
靈渠開通之初,最早稱為“秦鑿渠”。后來因為河水借用了古澪河故道,被稱為“澪渠”。因為運河設計靈巧,且便利水運灌溉,加上“澪”、“靈”同音,便被稱為靈渠了。
靈渠的整體工程可概括為兩個部分,一是樞紐工程,包括大小天平和南北兩陡;二是渠系工程,包括南渠、北渠,以及附屬建筑物。每一個部分都有著明確的分工,蘊含著許多偉大的設計。
大小天平呈108度的“人”字形夾角排列,兩個壩面連為一體。其頂端就是用巨石疊砌而成的犁鏵形狀的建筑物,稱“鏵嘴”。鏵嘴把上游來的海洋江一劈為二,三分水流入漓江,七分水則奔湘江而去,這就是著名的“三七分派”。這樣的分配,既保證了南渠的通航,又不使湘江因此缺水。這樣的設計,在兩千多年的運行中已經(jīng)證明是很科學的。
為了抵御洪水的沖擊,大小天平壩體斷面設計為梯形,壩頂面上用巨石平鋪,每兩塊巨石間的接縫處有兩個魚尾槽,用一塊鐵錠將其牢牢固定。下游坡面的構(gòu)建方式是用片石豎直嵌砌,相間緊密靠擠,外形如魚鱗狀一般,因而被后人稱為“魚鱗石”。歷經(jīng)兩千多年洪水無情地沖刷和撞擊,兩個壩體安然無恙,繼續(xù)為人類提供著默默無聞的服務,這就是古人高超的智慧。
靈渠的渠系工程分為南北二渠。經(jīng)小天平分流出去的三分水,全長30公里流入漓江的渠道,叫南渠,這是運河承擔運輸任務的主要河道;而大天平分出的七分水流進湘江的渠道,叫北渠,流程雖然只有區(qū)區(qū)4公里,但卻是溝通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必經(jīng)之路,在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重要的地位,因而素為歷代文人所吟誦。明朝狀元魯鐸船經(jīng)此地時,就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一道源泉卻兩支,右為湘水左為漓。誰知萬里分流去,到海還應有會時?!?/p>
陡門是現(xiàn)代船閘的前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設施。靈渠的特點是“淺、狹、曲、急”,陡門的作用就是提升或者降低運河的水位,以利航船通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安薄本褪嵌搁T用來關閘的竹門。
經(jīng)過文物普查,到目前為止,靈渠上的陡門遺址共有36個。這個數(shù)據(jù)正好印證了南宋文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靈渠》中“渠內(nèi)置陡門三十有六”的記述。
南渠因落差大,設有陡門29個。北渠因落差小,只有4公里多,陡門就少些,只設有7個。這樣一來,無論從北逆流而上,再向南順流而下的船只,還是從南逆流而上,再向北順流而下的木船,都可以借助陡門的幫助,安全、平穩(wěn)地來往長江、珠江水系之中。
靈渠岸上的這一段河堤,長3.15公里,因修造于秦代所以被稱為“秦堤”。是廣西歷史年代最久,也保存得最好的岸堤。
秦堤與湘江故道流向平行,兩水最近處僅以一堤相隔,而堤岸高度卻在5米以上。堤上有飛來石,高約4米,周長20米。石壁上前人題詠甚多,這幅明萬歷年間梁夢雷題刻的“砥柱石”,最為遒勁有力。飛來石一側(cè)有一座民國時期修建的華亭,亭邊“秦堤”兩個大字,出自廣西近代名人李濟深的手筆。
今天在秦堤的兩邊,按照歷史的原樣修建了一條既承襲了秦漢文化,又融合了中原文化與嶺南百越文化的水街。游人到此,仿佛進入一種歷史與現(xiàn)實的夢境之中。
“若是秦人多二紀,錦帆直是到天涯。”(明朝解縉)
隨著歷史的變遷,靈渠的運輸功能已不復存在,但它至今仍然甘冽清甜的流水灌溉著兩岸的萬頃良田,以它厚重的文化積淀滋養(yǎng)著這一方土地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