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喪葬中的哭喪文化(2)
理全
哭老年人的哭喪辭
涼山是個彝族集聚的地方,多數(shù)都還保留有自己的喪葬文化。在哭喪中的文化是很豐富的,但是對死者不同的年齡就會唱出不同風格的哭唱辭。在老年人的喪葬中一般都是以悲替喜,因為彝族人的生死觀是很明確的,有生就有死。在生物中唯有人類才知道自己是一種會在時間中走向末日的生物。雖然原始人對時間的連續(xù)性和不可知逆性的意識不象現(xiàn)代人那樣清晰,但這一點是清楚的,時間是人難以控制的外部力量,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必將由兒童成長為青年、壯年,最后衰老而死亡。盧克萊修在《物性論》中寫道:
一定的生命的一定終點
永遠在等待著每個人;
死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必須去和它會面。
的確,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必然結(jié)局。
人類是高居于生物進化階梯之巔的萬物之靈,可是,人的萬能恰恰在死亡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上一籌莫展,落入了無底的深淵。彝族樸素地認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人生的連續(xù)反映,該生的生,該死的死,并非能所為的?!白约耗苤魅湛?,自己不知明日死。(cotshacosyp,cotsycoapsyp)”。他們覺得,即使人的軀體死了,靈魂不死,靈魂可以由后代、親友祭送上天,“跟祖父搟氈去,與祖母織布去”而已。有首詩就說明了他們對死的認識:
萬物都會死。
靈堂之首黃帝老爺也會死,
蹄類之首大象詩賽也會死,
禽類之首孔雀娥冷也會死,
英雄之子哈意顛古也會死,
畢摩之子畢嫫阿拉也會死。
雖說太陽不死,
云霧遮擋便算死;
雖說月亮不會死,
一月不是死半月?
雖說蛇不死,
脫殼一次便算死一次。
不是不會死,
世間哪有不死之理呢?!
在涼山彝族人的觀念中沒有脫胎換骨之類倒說“艱難的活著還不如痛快的死(cojjocoxshaqipnyietli,bboxhxohxomusy)”。所以對老人的吊喪儀式是以喜代喪來完成。
下面這一首是布拖一帶對老人的《哭喪辭》:
哭辭是這樣的:
世間靈掌類,
沒有不死的;
凡間有蹄類,
沒有不死的;
長葉開花類,
霜雪來了謝;
生根長桿類,
火塘里邊完;
山神溝神也會死,
獐子寵曲也會死,
云雀博意也在死,
人類天帝也會死,
偉母大人也在死;
畜類長者也會死,
大象使省也在死,
鳥類長者也會死,
孔雀麗鳥也在死。
俄卓(西昌)塑像說不死,
三年一修也算死。
世間的人們——
誰人可免死?
樹有百二十
老了成腐植;
豬喂百二十
肥了入火坑,
老人您死后,
手莫往回抓,
腳要往回蹬,
留下平安給后人。
這首唱辭表達了彝族人對萬物的認識和人生的生死觀,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意識,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中也是彝族人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