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的那些古樓
意遠
榆林文昌閣
文昌閣(四方臺)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石臺奠基,十字相通。全樓共有4組28根立柱,支撐樓體。樓分三層,頂部為十字歇山。三層樓檐下均懸匾額,分別為“五星會垣”、“天下宗師”與“文昌閣”,系當?shù)刂麜胰~蘭一門三代所書,傳為佳話。
舊時每屆清明節(jié)前后,民間在此自發(fā)舉行三天以泥塑工藝品為主體的“泥娃娃會”。至期,環(huán)樓廣列泥塑、鐵木、泥瓦等品類繁多的工藝美術品,琳瑯滿目,異彩紛呈。會場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為榆林仕女四大集會之一。
榆林萬佛樓
萬佛樓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萬佛樓,舊貌雖存,修補一新。萬佛樓共有三層,底層為巨磚砌筑的四孔拱洞式結構,呈長方形。樓基長近30米,寬18米,高9米。樓基上建二層木質結構樓閣,分南、北兩院:南為孔雀明王殿,北為觀音殿,兩院東西各有三楹配殿。二層主樓均為斗拱飛檐,四角克舉,明廊回護。二樓中原供千余尊佛像,號稱萬佛。
登臨斯樓,不僅可以參觀榆林市豐富的管藏文物,亦可盡覽古城南北市容。樓東有天橋通達禪院,內設當?shù)胤鸾獭吧畷尽保ü芾硭聫R機構)。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在此舉行廟會,笙鼓盈耳,仕女如云,為榆林仕女四大集會之一。民間習慣于此日吃西葫蘆炸豆腐,相沿成俗,成為當?shù)孛恕?/p>
榆林星明樓
星明樓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該樓為純木結構,設計精巧,造型獨特,馳名三秦,四個方形石臺上二十八根巨柱支撐起三層純木樓體,重檐疊平,氣象博大。底層為四石基臺座與街道相通。第三層樓內銅鑄像系明閹黨頭目魏忠賢像,為國內僅存。每個石基墩上豎巨柱7根,共28根柱子支撐全部樓體。四方臺的格局與此樓大同小異,然而其規(guī)模及工藝卻遜色多矣。
《榆林縣志》稱:“榆林之樓,著名者五,唯新名樓獨秀”。三樓供奉鑄于明萬歷三十四年的真武祖師銅象一尊,外懸“無上高真”匾額,出自葉蘭之手。此樓十字歇山冠頂,各層樓閣由柱、木梁銜接,木枋鋪設,逐層收縮。四周均為外廊環(huán)繞,木欄圍護,欞門花窗,樓內設備精雕細刻,堪稱上品。
榆林鐘樓
最早的鐘樓建筑于現(xiàn)在的榆林榆陽古城的鼓樓以北的大街上,即現(xiàn)在鐘樓山下的北大街上,據(jù)記載始建于明,后毀于清末的戰(zhàn)火。新鐘樓,位于榆林城內大街中心,為仿西洋式建筑。民國10年(1921)榆林紳士白伯英、郭維藩等在為井岳秀祝壽時倡議建“井公祠”,即在榆林大街原被火焚牌樓的舊址動工,次年落成,取名“長春樓”,后改為榆林鐘樓。
榆林鐘樓包括基臺共有3層,總高24米,南北長20米,東西寬14,8米。基臺有4個磚拱洞,為通街洞道。榆林鐘樓二、三層內為大梁框架,外用水磨青磚包砌,東面有橋可上二層,二層有門洞進入三層,三層頂端中央建木重檐八角亭,舊時懸大鐘報時。三層門、宙額石刻著由民國時榆林著名書法家李堂、白介微等書寫的“蜚英騰茂”、“北臨雁塞”、“芹水流芳”、“駝峰擁翠”橫匾。
榆林凱歌樓
凱歌樓位于榆林榆陽古城城中心,為三拓榆陽城中城的南門,原名懷德門。建于明宏治五年 。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幸游榆林曾駐華此樓改名為太乙神宮。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撫姚鏌改為凱歌樓。此樓為榆林諸樓之冠。樓臺高八公尺,臺下有由南到北的劵洞。樓上建有二層木質大樓,四角各有鐘鼓樓樓各一。
榆林鼓樓
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jīng)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榆林鼓樓是目前所存在全國較大的鼓樓。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臺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樓建筑在基座的中心,面闊7間,進深3間,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層樓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重檐歇山頂,上覆綠琉璃瓦。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綠彩繪斗拱,使樓的整個建筑層次分明,渾雄博大。
登樓的青磚階樓設在磚臺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在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掛有“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陜西巡撫張楷重修此樓竣工后,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筆”。北檐正中懸掛有“聲聞于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系咸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筑物的意義,而且猶如畫龍點睛,使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毀,現(xiàn)文物管理部門已著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