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五馬棋
暮成雪
仡佬族五馬棋,是正安、務川、湄潭等地民間歷代廣泛流傳的一種仡佬族棋技,是一項培養(yǎng)、開發(fā)兒童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的活動,至今仍在正安縣境內的兒童游戲中流行。
五馬棋的棋子和棋盤制作簡易,畫棋盤時,先畫一個大正方形,平均分成四個小正方形后,再把小正方形畫成“米”字格,然后在棋盤上端中軸線處畫一個“田”字正方形,一個角對著中軸線。棋子可就地取材,石子、木棍等均可,只要雙方的棋能區(qū)別開就行。
五馬棋有兩種下法,一種是17顆子,一種是18顆子。
17顆子的下法是一顆大棋子對16顆小棋子。大棋為主將,16顆小棋為士兵。擺棋時,大棋居于棋盤上端中軸線處的“田”字正方形中,16顆小棋則分別放在棋盤四周。大棋將小棋挑(吃)完或小棋將大棋圍困在“田”字正方形中不能動為贏。
18顆棋子的下法是雙方各持9顆棋子。擺棋時雙方在棋盤上各占一邊,對應排列。下棋時雙方分別向對方陣地推進,以挑或夾的方式消滅對方棋子,將被挑或被夾的棋子撿去,另一方則將自己的棋子補上去,以增力量,直到一方棋子剩下最后一顆時,將其步步圍困至“田”字正方形中不能動為勝。
據(jù)說,五馬棋的初源形態(tài)反映的是戰(zhàn)爭過程,棋盤象征五匹駿馬,棋的核心內容表現(xiàn)的是一挑二、二夾一、群體圍攻(圍困)的實戰(zhàn)情景。
五馬棋是仡佬族先民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產(chǎn)生的,源于生活而又體現(xiàn)先民們的思想和想象,折射出他們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等,發(fā)展到今天,仍保留著古樸、原始的遺韻。
2006年,“五馬棋”被列入遵義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2009年,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