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紅古區(qū)八寶川的面食與民俗
天涯海
蘭州市紅古區(qū)八寶川的面食不僅絢麗多彩,色味俱佳,還有與面食有關聯(lián)的風俗,至今相傳,饒有情趣。
在農村每逢臘月初八這一天早晨,家家里的人吃臘八粥。有時老人給孩子們唱歌謠“臘八臘,墻頭上蹲的個臘娃娃,手手伸者要杷杷,阿奶過來舀給一勺粑”。時隔半月又吃煮糧食(青豆、大豆、麥子、包谷)民間有“臘月二十三,吃了煮糧食不生疳”的俗諺。
到了“二月二”,兒童們在衣兜里裝上炒大豆,相約彈大豆,由第一人將大豆投在地面上,第二個人把一粒大豆放在拇指甲上,攥著手勢,朝著下面的大豆彈去,你一下,我一回,口含有詞“一籃籃、二籃籃……?!睆椫袨橼A。
過年前夕,開始榨油果、麻花、油餅等油食品。開鍋前事先捏個面人兒,稱為水手。用它試榨。當油燒開過沫后,就把水手放入鍋內?水手從邊漂浮游過,不起油煙,即撈出供到桌上,如起煙,另換食油。
清明上墳時,醬上半碗小米,烙上十余片搟面塊塊,俗稱夸夸。用竹筷把米挑散在墳灘上,而面夸夸與熟肉放在柴火上同燒給。
五月端陽節(jié),除了吃粽子、粘糕外,還蒸韭菜包子,荷苞饃饃,三角饃饃。
中秋節(jié)蒸的盤饃饃,卷有紅花、苦豆、玫瑰、紅糖等佐料。晚上將饃、瓜、果擺在桌上接月亮。
除節(jié)日外,日常給幼兒炒些面豆嚼喂吃。男女雙方介紹對象,男到女方家相面后,婦方看中了小伙,就端來長面條,表示這樁婚事已同意,親戚的路要如同面條長長走哩。但忌諱的是不做面片、寸寸子。男女雙方訂親時,對男方上給結婚包子。對媒人還要以油饃饃招待,俗話說:“媒婆婆吃兩家的油饃饃”。
對賀材(即棺材)賀壽,親戚們除送布、綢幛禮外,還要分別送一副壽桃饃,吃長壽面。喪事、上墳蒸的是饃頭(古稱蠻頭)還有的在墳頭上滾饃頭習俗,祈求兒子。
婦女們生了孩子,由娘家送來油墊鍋盔,燒鍋子。對老人、病人做些軟面片、炒點熟面、雞蛋面、荷包蛋。
對面食還有不少兒歌和小調,兒歌如“雨兒雨兒大大的下,羊把式的饃饃車轱轆大”。小調“什么饃擰巴榔,什么饃四四方?什么饃留窗眼,什么饃黑心腸”。答“麻花饃擰巴榔,刀把饃四四方,油餅饃留窗眼.地達菜包子黑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