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萬全鎮(zhèn) 京西第一衛(wèi)
銳立氏
張家口地處華北平原、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北京的西部屏障。這里山河壯美,歷史悠久,民風古樸,文化傳承源遠流長。細細品讀她的廣袤神秘,可以探尋古老的中華文明在這里孕育發(fā)祥的足跡,綿延起伏的長城古堡,也會使我們聯想到這里曾經“大漠孤煙”下的不羈豪情。散落在張垣大地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構成一部敞開的歷史畫卷,為我們揭示出遠古至今的滄桑變遷,它的博大、深邃和雋永,都不覺使人怦然心動,悠然神往。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人文三祖黃帝、炎帝、蚩尤共同生息戰(zhàn)斗在張家口的大地,逐步形成并最終確立了中華文明“和諧、統一、團結”的核心價值。
這里不但是仰韶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的“三叉口”,也是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雙向通路”,還是漢、蒙古、契丹、女真、柔然、鮮卑等民族文化的交流匯聚之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絢麗多彩和奔放豪邁的歷史文化,也表現出個性的開放和廣采眾家之長的博大精深。
歷史悠久的萬全鎮(zhèn)也稱衛(wèi)城,就坐落在這廣袤的張垣大地之上,地處古德勝口南1.5公里,北靠翠屏山,明長城蜿蜒其上,外有北望淀。
整個古城呈菱形,為土筑包磚結構,城墻高12米,方圓周長6里13步,有兩個城門、四個角樓和四個甕城。古城建筑很講究,有轎子城之說。它不開東西門,只開南北門,南為“迎恩”,北為“德勝”,東西留有兩個無門甕圈,作為轎子的兩個耳窗。城外有東西護城河,似兩條轎桿,把城堡抬起來。古城筑有城樓4個,角樓4個,中央建玉皇閣1個,牌樓4個。城內有文廟、武廟、西大寺、昭化寺等廟宇達50余處。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1393)年。萬歷三十七年(1609)重修,增筑南關。清咸豐三年(1853)重修北城墻。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修南甕城。民國11年(1922)修補西城墻。13年(1924)重修東南城墻。
萬全城從明洪武建成到明末清初,始終是宣府西部的戰(zhàn)略支撐,且一直是壩上壩下方圓數百里的繁華貿易中心。新中國成立以來,有許多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如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哀樂江湖》、《小騎兵歷險記》,電視劇《馮玉祥》等。
位于鎮(zhèn)西部的“八0二”觀禮臺,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軍舉行一次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演習的見證,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此檢閱部隊,此處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萬全城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