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塔之城蒲甘 緬甸文化宗教圣地之一(2)
盼旋
或許過分的投入,是衰敗的開始,正如歷史上任何奢華的皇朝。國王一聲令下,砍下的樹木都用來喂磚窯,才燒出火紅色的磚塊,再鋪疊成信仰的種種姿勢。而失去根的土地,泥土流失,綠意絕跡,人自然遺棄這塊土地。當(dāng)然更直接的理由是,1287年忽必烈的入侵,結(jié)束了蒲甘皇朝,一個皇朝就剩下落寞而華麗的背影。
據(jù)統(tǒng)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shù)百年來,雖歷經(jīng)戰(zhàn)火兵災(zāi)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在現(xiàn)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nèi)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tài),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shù)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余;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nèi)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shù)薈萃”、“東方佛教藝術(shù)的寶庫”。
蒲甘人把畢生所得用于侍佛,他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捐獻一座佛塔,寧肯自己住草蓬,也要讓佛住廟堂。自建國一千多年來,蒲甘建各式佛塔、佛廟無數(shù),鼎盛時期多達四百多萬座。有地理學(xué)家考察后嘆息,一塊磚一棵樹,是修佛廟造就了蒲甘的干燥天氣。曾幾何時,蒲甘綠樹成蔭,參天蔽日,行走于森林、佛塔之間有一絲神秘之感。而現(xiàn)在只有小樹、灌木和仙人掌,過百年的已鮮見。
在這個“萬塔之城”中,最大的佛塔屬于最殘暴的君王修建。這位君王完活兒后殺死了所有工匠,為的是確保再無此技藝的人留傳于世。蒲甘史上最大佛塔的紀錄就是這樣保持的。經(jīng)過歲月滄桑和外族掠奪,現(xiàn)存的二千多座佛塔內(nèi)大多空空如也。未被帶走的只余曠野之中座座佛塔,像一個個啞口巨人般向游人比劃著輝煌的過去。
人民樂于修佛,加之旅游經(jīng)濟的催化,緬甸人開始了新一輪的重建工作,海內(nèi)外各方人士也紛紛捐贈。如果留心,你會找到中國兩代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捐贈修建的佛塔。而九百年前,忽必烈汗曾來此毀佛塔無數(shù)!
觀塔之余,你能享受到蒲甘的特產(chǎn):寧靜和悠閑。在午日的暈眩之中,你只聽到昆蟲翅膀發(fā)出的嗡嗡聲。婦人們搽著特制的樹粉,兼化妝防曬功能,悠閑地叫賣著旅游紀念品。有小姑娘操著純正的英語叫著:“ Souvenir ! Souvenir ! Cheap , Cheap ! Would you want some ? ”孩童般稚氣的小和尚飛快地從寺廟這頭跑向那頭,在蒲甘,當(dāng)小和尚成為一條生計和出路。而村狗則懶洋洋地躺在地上,啥事不干。
在蒲甘你可暫且拋開一切與全球化有關(guān)的概念。有錢又能怎么樣?汽車,沒油,要到黑市高價買;電視,像所有大眾媒體一樣屬嚴控,只有兩個官方臺;洗衣機,沒水,買來也變成擺設(shè)。
但蒲甘人卻擁有這世界上最美的日出和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