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禮儀 給洗手水
長喜醬
“給洗手水”是指維吾爾民間在禮尚往來的社交活動中,主人親自或特意安排專人向客人掬起的手掌倒水,讓客人洗手的民俗禮儀。
對于應(yīng)邀而來的客人要“給洗手水”。在維吾爾民間,不論祝賀家慶還是祭奠家難,或者為了娛樂而請客人赴家宴,要根據(jù)來客的多少事先安排一兩個或幾個后生擔負“給洗手水”的工作。擔負這項工作的后生,必須是知根知底,品行端正,穿戴整潔,懂規(guī)矩,做事認真的年輕人。
當客人們陸續(xù)來到的時候,潔衣盛服,等候在門前迎賓接友的主人便迎上去,欠身施禮的同時,熱情地伸出雙手。賓主以握手禮相見,并以溫文爾雅的親切口吻相互問候后,主人便趕忙請客人進屋入席,再以同樣的方式去招呼迎接后面的客人。
被主人接待過的客人便由等候在客廳門前的年輕人以“給洗手水”的傳統(tǒng)方式來接待。年輕人肩上搭著擦手的毛巾,右手提著專用水壺(一種用紅銅鑄打成的器具),左手端著接水盆(一種用紅銅鑄打成的器具),笑容可掬。表情謙恭地請客人洗手。年輕人右手提壺往客人手上倒水,左手端盆接住從客人手上流下來的水,不把接水盆放在地上而端著,是為了表示對客人的敬重。
一般規(guī)矩是倒水三次,洗手三次??腿嗽谀贻p人的服侍下洗完手后,接過遞過來的毛巾,一邊擦手一邊以各自的方式表示謝意,然后在專人的引導(dǎo)下進屋入座。
對突然光臨的貴客要“給洗手水”。有客人突然光臨但主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給洗手水”一般在客人坐定,賓主寒暄之后和敬茶吃食之前進行。
以上兩種情況下的給洗手水較為典型,但其中有幾個細節(jié)人們很敏感。首先,主人或代理主人執(zhí)行“給洗手水”這項工作的年輕人必須把水先澆在自己手上,試一試水的溫度。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客人感到水太涼或太熱。
其次,倒水時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能在不到三遍時就停止?jié)菜?,而使客人已伸出掬水的手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尷尬難堪,這是出客人的洋相,是極大的失禮,是一種缺教養(yǎng)、不懂規(guī)矩的表現(xiàn)。這樣的事一旦發(fā)生,有的客人會因此而勃然大怒,或拍案責罵,或拂袖而去。主人也會覺得丟了他的臉面,倒水人也會因此而處于尷尬的境地,甚至惡名遠揚,從此永遠失去在此類場合出頭露面、幫人做事的榮譽。
如果客人洗了手之后不是把手上的水珠小心地搓入接水盆內(nèi),然后用毛巾拭干,而是甩手,使手上的水珠濺得到處都是,或者洗手不到三遍就把手抽回,使?jié)驳绞稚系乃甭淙肱鑳?nèi)而濺出來,或洗得沒完沒了等,也會被視為粗野、淺陋、不懂規(guī)矩被人們?nèi)⌒Α?/p>
不論洗手或“小凈”都要沖澆三遍。少于三遍沒有達到洗手的目的;太多,會被理解為是有意捉弄人,是對給洗手水者的不尊重。洗手時甩水,人們根據(jù)信仰思維慣性認為不但洗浴“失效”,前功盡棄,而且更加污穢不堪。漢族人洗臉、洗手或洗腳都習慣于盆洗,維吾爾人卻與此相反,不論是節(jié)日、聚禮前和房事后的“大凈”,每日五次禮拜前的“小凈”,還是世俗生活中餐前必需的洗手,特別是那儀式化的“給洗手水”禮俗等,都采取澆水沖洗的方式。也就是說,沖洗是維吾爾人基本的洗浴方式,是約定俗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