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羅川路氏民居
珺琦子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川古城始建于北魏初期。據(jù)史載,北魏泰常五年(420年),朝廷即在此設置陽周縣,轄今正寧縣永正、山河、西坡、月明、湫頭、五頃原、三嘉及寧縣平子等地,歸上郡管轄。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因“羅水出于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后迭稱羅川縣、真寧縣,雍正初更名為正寧縣。羅川古城作為正寧縣治所一直沿用到民國18年,才搬遷到宮河鎮(zhèn),羅川古城逐漸演淪為村落。
至今占據(jù)羅川古縣城的羅川村,遺留著許多原來作為縣城的遺跡:重要的有街道、民居和石碑,殘損的石刻石碾石磨隨處可見,磚瓦等建筑材料更是俯拾皆是。羅川的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鋪成,高低交錯、縱橫交織,村里保存原有的四合院有13處。民居均是依坡靠山而建,上房(堂屋)居高臨下,院落之間有巷道聯(lián)通,由于穿行年久,巷道被踩踏成“胡同”狀小溝壕。房屋均為土木結(jié)構的傳統(tǒng)建筑,墻體多以石板壘砌,輔以少數(shù)用青磚土坯。構造上有的工藝簡潔,顯得古樸渾厚;有的精雕細刻,略顯豪門高貴之氣,其中城關村180號的路氏民居最具代表性。
路氏民居位于古城南北向的主街道東側(cè),一進式四合院,整幢院落坐北朝南。原有上房(堂屋)早年已毀,現(xiàn)僅存門樓、倒座和廈房(廂房),占地面積500平方米。
門樓:也稱大門、院門,或稱街門,硬山頂,緊依倒座東側(cè),屬于隱堂街門。門寬2米,進深6米,高3.7米,高出倒座約90厘米,門樓南墻延伸為院落南院墻和南廈房后墻。屋面經(jīng)過重修,不見飛頭,椽子、連檐和望板均為后來更換,但正脊脊壟、脊獸和板瓦、滴水原件原樣保存。從門樓山墻內(nèi)部看,分作上下兩層,上層為供奉神靈的門神樓,下層為供人通行的大門,上下之間用木質(zhì)樓板隔離。門樓上層在通柱間安裝了精巧的一副四頁隔扇,仿照真實堂屋隔扇式樣,欞心為燈籠錦的窗格;樓板以下的大門門扇亦安裝在通柱之間,大門作雙扇實榻門,門扇以上的門額板分作三等份,空白無字,邊框作凸出的“兩柱香”形,門框外與墻體之間夾有花枋裝飾。
樓板前沿安裝了雕花的護欄板,雕花分為3塊,浮雕而成。正中為蓮葉花邊形外邊,主題圖案有山有水有樹,猴子在樹上望月,水中也有月亮的影子,寓意“攀侯在望”。兩側(cè)為圓形外邊,內(nèi)容為吉祥的雙草龍圍繞草字“?!?。
雕花護欄板上邊及左右邊外均有較窄的花牙板邊框,下方有較寬的雕花裙板。裙板上雕刻了五頭相互聯(lián)系的獅子,獅子用繡球和絲帶相互聯(lián)系,嬉鬧歡騰,形態(tài)各異,寓意“喜事連連”。
門樓山墻外端做墀頭,不久前經(jīng)過重新加固修繕,改動較大,好的是前、左、右三面的磚雕均保留了下來。正面左右均為鴛鴦戲蓮,面對門道兩側(cè)的磚雕左右分別為鹿銜靈芝和大象,寓意“祿職有象”。
墀頭以上以下墻體后來更換成紅磚,原墻體及墀頭形制不詳。
倒座:進深一間,寬5米,面闊三間,通長11.7米,高2.7米,與廂房之間距離1.5米,坐南向北,土木結(jié)構,三架梁硬山頂,屋面經(jīng)過重新維修,改動較大,原來椽子、望板均作了更換,不見飛頭,惟屋面青瓦為原有瓦件。
倒座前檐墻體也是后來經(jīng)過更換,惟有門窗為原來制作。明間作四扇隔扇門裝修,隔扇由欞心、絳環(huán)板、裙板和抹頭組成,欞心窗格圖案形似古“福”或“壽”字。次間原來檻墻不存,留窗,窗格為比較久遠的“腰三末二”形式。面向外的后檐墻明間留大窗,東次間留小窗,窗格均為古老的直欞窗。倒座墻體也經(jīng)過重修,堿磚墻被更換。倒座西南拐角也有樨頭痕跡,雖然后來北改動過,單從制作工藝上看,和門樓磚雕非同時所為,磚雕內(nèi)容為飛馬背帶龍角,寓意“龍馬精神”。
廈房:也稱廂房,位于倒座和堂屋之間的兩側(cè)相向而坐,每側(cè)各三間,共六間,進深寬6米,面闊12米,高2.7米,兩棟廂房之間(天井寬)距離4米,為單坡屋頂,隴東也稱“趄廈房”。廈房僅原有梁架未變,其余全部重修改動。
上房(堂屋)早年被拆除。
此民居是由正寧縣博物館在“三普”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點,是慶陽市目前保存現(xiàn)狀較好的古民居之一,從墀頭磚雕工藝形式比較,和環(huán)縣蘆家灣鄉(xiāng)嘉慶年間的吳氏民居工藝接近,應為清代中期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