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旌德縣版書鄉(xiāng)隱龍村“打棍求雨”習俗
玉鑫
“打棍求雨”是流行于旌德縣版書鄉(xiāng)隱龍村的一種民間習俗。
據(jù)歷史相傳,在元末后期(公元1320年間),隱龍人勤勞勇敢造就了三十余畝面積的碧天湖(又稱毓秀湖),并造良田千畝。明代中期,屢遭旱災,城西五華里有座西山,地處較高,無雨即旱,高坦村(江坑行政村)百姓即上山插旗,用兩丈高的旗桿貼上用棉紙做的大白旗插在山頂上,并敲鑼打鼓,以示旱情嚴重,呼吁周邊百姓趕快求雨。當時流傳“三都不插旗,一都不求雨”之說。
明代后期在梅王尖(隱龍)山的東邊有兩牧童在山上放牛,因久旱不雨,到處草木枯萎,牛無糧草,他兩憋了一肚子氣,拿了柴刀每人砍了一根柏樹當成棍子,相互邊跳邊打,祈神降雨,因柏樹堅硬,打起來 “叭、叭、叭” 響亮聲震山谷,直打得梅王尖山頂烏云翻滾,他兩一見高興極了,說“老天不下雨,我兩就打棍求雨”。兩人越打越起勁,烏云越來越多,不一會真的大雨傾盆,旱情得到緩解,秋后喜獲豐收。后來,每逢旱情嚴重,隱龍百姓就敲鑼打鼓,打棍求雨,成了當?shù)匾环N民間習俗。
當?shù)氐姆叫〔爬先四壳笆沁@項非遺的唯一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