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節(jié)日-大中華形形色色的禱龍習俗(3)
夢夏醬
崩龍族的“祭龍王”也在三月份,具體日子由族中頭人確定。到了這一天,全村人前往清水池,由“佛爺”燃燭、念經,將畫有龍紋的紙放到水面上,眾人隨之叩拜、殺豬殺雞獻祭。三月十五日,云南麗江納西族居住區(qū)有“龍王廟會”。屆時,當地群眾紛紛赴會,交流生產生活資料,觀看和參與娛樂活動。同日,上海龍華鎮(zhèn)有“龍華寺廟會”。后三日,即三月十八日,又是青?;ブ磷遄灾慰h丹麻鄉(xiāng)索布溝的“龍王廟會”。
四月份,還有山西大同城西以祭祀“護法龍王”為主要內容的“雷音寺廟會”。屆時,人們先在寺中將護法龍王拜謁一番,然后將其抬到陽合坡,灑以“活水”,再行祈禱。四月十五日,山西臨汾縣姑射山上有“康澤王廟會”。相傳西晉永嘉年間,某村一位老婆婆拾巨卵回家養(yǎng)育,得男兒名橛。后劉淵征民夫筑城,八歲的橛兒應募,一夜城好,劉淵妒其才,欲加害。農歷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兒顯龍形鉆向山腳石縫。劉淵拔劍斬之,截斷龍尾,一股泉水噴涌而出,即為“龍子泉”。此泉流量很大,使方圓大片土地受益。于是,橛兒便被封為“康澤王”,泉側建廟,亦名“龍子祠”,廟會延續(xù)至今。四月十五日這天,還是云南中甸一帶藏民同胞的“祭龍王節(jié)”。祭禮一般在山腳草地舉行,并有豐富多彩的歌舞、體育活動。
五月端午節(jié)前后,江蘇、廣東、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香港、澳門等地均有“龍船賽會”,即“龍舟競渡”,有的地方稱“龍船節(jié)”、“龍舟節(jié)”或“龍舟會”。除此之外,五月份還有“分龍日”。據《清嘉錄》和《避暑錄》載,吳越習俗,以五月二十日為分龍日,次日若有雨,即為“分龍雨”,認為“雨日易調順,歲必有秋”。民間有“二十分龍廿一雨,水車擱拉巷堂里”和“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里都是米”的謠諺。分龍日之前,“夏雨時行,所及必遍”;分龍日之后,則分方行雨,“每雷起云簇,而不移時,謂之過云雨。雖二三里,亦有不同”,有“夏雨隔爿田”之說。蔡云《吳愉》詩寫道:“南阡朗日帶長虹,北陌頑云斗疾風。偶湊分龍得新雨,山村水蕩說年豐?!边€有“四月二十為小分龍,五月二十為大分龍”的說法。不管哪天分龍,只要“分龍次日雨”,就“主豐稔”。分龍之后,五六月間,常常雷起云聚,忽然落雨。濃云中遠見若修尾垂地,蜿蜒曲伸者,民間謂之“龍掛”,即“雨止乎一方”。龍掛看上去是相當壯觀的,我們從錢謝庵的《太湖看龍掛》詩中就可領略其風采:“羲和拋丸走流汗,銀刀劃空云腳斷。水聲驚起洞庭君,六只老龍飛出云。蒼鱗細如蛇蚓結,白波四面作人立。吸干具區(qū)三萬頃,雨氣斜翻半天濕。蜻蜓陣散風色涼,吳娘纜船炊飯香。珠宮卷綃伺龍睡,西峰日輪紅未墜?!?/p>
農歷六月六日為“曬龍袍日”。民間有“賽龍袍日兆”的俗信。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出曬衣服,認為如此即可免遭霉?jié)n和鼠嚙。此日多為晴天,若遇雨,主秋季雨多成災,有“濕了龍袍,淋破蓑衣”的民諺。在鄂西土家族聚住區(qū),六月初六則是傳統(tǒng)的“曬龍袍節(jié)”。相傳這一天是土司王覃厚遇難血染龍袍之日。因此,家家都要在這天翻箱倒柜,將所有的新衣服好衣服拿出來曝曬,并以村為單位,殺牛一頭,以示祭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