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十八位皇帝簡介(2)
思柔醬
南宋部分
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gòu)(1107~1187),南宋開國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先后被封為廣平王、康王。 宋高宗同其父宋徽宗一樣,是杰出的書法家。
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1127~1194),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孫,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謚號紹統(tǒng)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養(yǎng)子,原來是太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芳的六世孫。父親為秀安僖王趙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沒有嗣子,所以只好從其他宗族中選擇后繼者。
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 趙敦(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歲,死后謚號循道憲仁明功溫文圣哲慈孝皇帝。
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寧宗趙擴(1168年~1224年)是中國古代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寧宗1194年以太子繼位,一直到他逝世。宋寧宗繼位時他的父親宋光宗還沒有死,名義上宋光宗禪位給宋寧宗,實際上是宋光宗的皇后在趙汝愚和韓侂胄的支持下造成的一起宮廷政變。
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趙昀(1205年~1264年),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時間是從1224年到1264年。
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趙禥(1240年—1274年),原名趙孟啟,1251年賜名孜,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宋太祖十一世孫,宋理宗弟嗣榮王趙與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兒。兒時聰敏,時常一語破的,令理宗喜愛。在位10年,享年35歲,死后葬于永紹陵,謚號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南宋第七位皇帝恭帝趙?(此字應(yīng)是濕字去三點水旁,后來多用顯字代替)(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趙是的弟弟,宋末帝趙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為嘉國公、左衛(wèi)上將軍等,謚號恭皇帝,無廟號(一說廟號恭宗)。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過度而死,四歲的趙顯在奸臣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為宋恭帝,年號德佑。由祖母謝太皇太后、母親全太后垂簾聽政。但軍國大權(quán)依然在賈似道之手。
南宋第八位皇帝宋端宗趙是(1269年 - 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1276年 - 1278年在位,廟號端宗,謚號裕文昭武愍孝皇帝。他是宋度宗的庶長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為建國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元軍攻克臨安時,5歲的小皇帝被俘。趙是和母親楊淑妃和弟弟趙昺由國舅楊亮節(jié)等護衛(wèi),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號景炎,行宮為平山閣(當時時值戰(zhàn)亂,哀鴻遍野,宋軍撤離此地時,曾開倉濟民,當?shù)厝嗣裆醺衅涠?,元軍占領(lǐng)福州時,當?shù)厝嗣袼鞂⑵缴介w改名為泰山宮,祭祀南宋高宗趙構(gòu)及入閩的益、廣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將:文天樣、陸秀夫、陳宜中、張世杰。當?shù)靥┥綄m便塑這些神像,實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宮作掩護,泰山宮現(xiàn)存完好)。
南宋第九位皇帝(末帝)趙昺(1272年——1279年),南宋末代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的小兒子,前任皇帝宋端宗的親弟弟,先后被封為永國公、信王以及廣王等。 宋恭帝德佑二年(1275年),南宋首都臨安被伯顏率領(lǐng)的元朝大軍占領(lǐng),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和謝太后相繼被俘。宋恭帝的兩個異母兄弟益王趙是和廣王趙昺在國舅楊亮節(jié)、朝臣陸秀夫、張世杰、陳宜中和文天祥等人的護衛(wèi)下南逃。在金華,趙是被封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晉升為衛(wèi)王。趙昺一般被稱為宋帝昺,又號少帝、幼主、末帝等。